1、懂得存钱,哪怕你是学生,也要学会存钱
无论你身处什么年龄,你都能做到存钱。存钱是一辈子的事情,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我小时候就喜欢存钱,那时候比较穷,来源就是压岁钱和平时家人给的零碎的小钱,比如、让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酱油等剩下的一角、两角;家里平时的废品卖的时候的零头我爸爸也会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钱,所以反而更放心给我。我小时候压岁钱给的不多,大部分都上缴给妈妈了,只会偶尔留下5元10元的,我也存起来,小小的守财奴,哈哈。后来等我上初中到县城读书的时候我已经存了几百块钱了,一般时候自己想买什么,我都会等等,再等等,有些时候我会很大方,比如初中时候同学之间护送圣诞节贺卡,我会一次性买一些,因为大家都会互送,我也会毫不犹豫买的,这时候我就不用问父母要了,因为我觉得要钱买这个家长会不同意的。我们家我晓得的会说你,小孩子不好好读书,天天送这个送那个,“勺道”(我们那边比较不好的词语)。
后来我上大学就开启了疯狂存钱的阶段,存钱是会上瘾的,尤其是看着大家每个月为家人给的生活费纠结的时候,其实他们给的生活费远远比我的多。我除了几乎全在食堂吃饭外,我还几乎没一顿都是一个菜,一个素菜,我们食堂的蛋炒饭便宜,1.5元一大碗,然后我再买一份汤,这样一顿晚饭就2.5元,中午一般一份土豆1.5元,一份米饭0.4元,我中午买的菜一般尽量2.5元以内,偶尔也会吃一次红烧鸡4.5元。当然同学之间聚会啥的我都会参加的,毕竟频次不是那么高,只是平时自己一人吃的时候我能很节制而已。日用品,我肯定也是选最便宜的了,超市的卫生纸、我都是比较一下,选最实惠的,我的一瓶沐浴露我用了整个大学,喜欢用肥皂洗手,洗手液还不是那么普遍,包括现在我虽然不像上学时候那般节约了,可是依然喜欢肥皂的味道,同理我选用洗衣粉也是最便宜的,大学时候真的是节约到可怕,上面都是针对自己的,同学相处我还是随大流的。
现在的我虽然不会像那时候,但是我还是算比较节约的,例如我吃食堂的米饭,我一般都会吃的比较干净,我也不会过度浪费,觉得这是公共的,就可以随意拿,这是浪费资源。
我身边也有很多同事,完全不存钱的,有多少花多少,工作十多年了,存款很少的。也认识一些00后,完全不晓得存钱,有多少花多少,除此之外还要父母支持的,这样其实很不好,像假如自己生病或者直系亲属生病急用钱时,这时候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虽然有些能报销,前提也是先自己垫付哈,而且我们要指导很多的是不能报销的啊,这时候怎么办?!
2、任何时候都能学会独处,不因孤独结识本不该认识的人。
我的理解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活是平淡的,有时候甚至于是孤独的,这时候我们要能不迷茫,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有点儿自己的爱好,你看那些社会上出事儿的,搞事情的,多是闲的闹得
3、有好的心态,能积极乐观看待事物,不要钻牛角尖。任何时候自己的生命只有自己最重视,千万不要拿自己的性命做筹码,更不要动不动有轻生的念头,很愚蠢。
4、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要和自己较劲。
5、三思而后行,恶语伤人、打人坐牢、杀人更是不可取,做任何行动前请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候,有时候“怂”不是不可取,而是上上策。
6、多多复盘,工作、生活都是。尤其是吵架后,需要冷静下来复盘下刚才为什么这样,话赶话,下一次是不是能避免这样,还是说双方信息不对称,还是自以为……
7、任何时候不要强求不是自己的东西,缘分很玄乎的,有时候结束是开始,开始也是结束。
8、人人都说跳出舒适圈,我觉得这需要你看下自己的情况,如果你情况不错,在舒适圈也不错,那呆着也为何不可。如果你情况不怎么样,,还不愿意努力,一直在舒适圈等死么,跳出舒适圈确实很痛苦,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比原来的自己更好,但是跳出来之后你才知道自己也没死啊,活的更好了,之前的痛苦不适应都是值得的。
9、心存善意,有所敬畏,但是不懦弱,别人侵我,欺我,我比还之,绝不犯怂。善良不是被人当软柿子捏,而是要正确的三观支撑,一定的能力辅佐,可以的话,帮助别人,却不捧高踩低,欺小怕大。有自己的判断力,对自己有恩的人永记在心,可以的时候报答;对不好的人,能有多远就多远,所谓亲贤人而远小人,大概就是这样。
10、锻炼身体,这是一切的本钱,生病了人难受,没命了还谈啥呢。很多时候,好的身体,快速的反应能救自己,假使你遇到一些事情,你如果跑的够快的话是能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