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为什么先天条件差不多的孩子,有的越来越好,有的则越来越差呢?看完热播电影《摔跤吧!爸爸!》,我深刻意识到孩子的表现和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用一句很经典的话表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个孩子的先天条件相差无几,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千里马,首先自己得学习如何成为伯乐型父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父母都是下面这几种类型。
1
不懂得欣赏孩子型父母
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缺点也可能成为他的优势。
做事慢的孩子:反过来看他就是个非常细心、脾气温和、心态淡定、说不定可以做一番大事业的人。
做事粗心的孩子:反过来看他就是个不拘小节、为人豪爽、不斤斤计较、做事懂得抓大局的人。
爱攀比的孩子:反过来看他就是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积极、上进、有目标的人。
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其实比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只有终身学习者才能不断的适应社会,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孩子找到高效学习方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能力重于知识,知识可以百度,能力不能搜索。
世界上没有天生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得引导孩子成长的父母。父母要拓展自己的格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看到孩子的缺点时,要懂得发现现象背后的资源,自己才不会那么焦虑,只要打开思维局限,平时多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忽视不好的行为,每次发现孩子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就能让孩子朝着你鼓励和赞美的方向越变越好。
2
爱批评指责型父母
举个简单的例子:试想当孩子考了59分,回家小心翼翼地把不及格的试卷给你看时,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 你会不会连看都懒得看他就直接问孩子:“你们班第一名考了多少分?”当孩子低着头很惭愧的回答:“我们班有3个同学考了100分。”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你会不会马上激动地开始数落你的孩子:“你为什么考得这么差,别人可以考满分,你却连个及格都没有,整天脑袋里都想些什么呀!”并且还会很生气的指着他做错的地方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如果你经常这样对待你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然而,有些父母是这样做的:首先,他会很关心地看着他的孩子问:“孩子,你这次考试没及格肯定很难受吧?这次没考好,在学校同学有没有取笑你呀?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呀?”他会先安慰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拿起孩子的试卷说:“孩子,来,我们分析一下这次没考好的原因吧!”而且在看试卷的时候会指着孩子做对的题说:“孩子,你居然可以把这么难的题做对,真是太了不起!妈妈相信只要你下次再细心一点,你肯定就可以及格了,有信心吗?”孩子肯定说有。相信孩子在父母这样的关心与鼓励下一定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是孩子,会更喜欢哪种父母呢?我想答案应该很清楚吧。
当孩子考试表现不好时,一般的父母都喜欢用指责的语气问孩子:“你为什么考得这么差?”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愿意回答父母的这种问题,这样问只会导致孩子排斥和父母交流、沟通,让亲子关系变疏远。
比直接指责孩子更有效的办法是,你更应该问他:“孩子,我们怎样才能争取下次考好一点呢?”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下次该如何做,把孩子的思维带到未来,让孩子看到希望。给孩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当他下次遇到问题时才会懂得怎样做。用这样的方式向孩子问得越多,孩子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多,相信给他带来的改变也会越快。
3
用负面语言催眠型父母
有的父母只要看到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就会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家孩子没有读书的天分”;“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料”;甚至经常骂孩子:“你怎么蠢得像猪一样!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其实这样反复说就是无形中不断地给孩子催眠——我没有读书的天分,我不是读书的料,我蠢得像猪一样。你可能不知道,你反复说的这些话对孩子有催眠作用,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你认为的这样,会让他一辈子学习什么都没信心,最后的直接表现就是比别人笨,比别人蠢。
我们评价孩子时,真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他下负面定义——我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心理学上研究说:“同一句话对孩子反复说就产生催眠作用,我们天天批评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就真的会成为我们说的那样。同理,我们如果多用正面积极的话语来催眠孩子,孩子也真的就变成你说的那样。”总之,一句话:“好孩子是不断夸出来的!”
4
自身不努力却望子成龙型父母
我们常常看到父母天天打麻将、追热播剧、刷朋友圈,却要求孩子天天在家好好学习,你觉得可能吗?龙生龙,凤生凤,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每天都在影响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更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学习,自己就要让孩子看到学习的榜样,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平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大人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除非这件事情对我们有某种重大意义,我们才会坚持做好。同样。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在哪里?了解孩子的梦想,告诉他怎样做才能一步一步实现他的梦想?想办法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每天在孩子屁股后面催着要孩子看书写作业。
总结了这么多常见类型的父母,如果你己为人父母,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自己的影子呢?如果有,我们就得先改变自己。因为孩子从出生就无权选择他的父母是谁,但是父母有权选择是否成为伯乐型父母。平时我们总在孩子面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没有想过在要求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吧!
如果你想改变孩子,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每天坚持用积极的、正能量的言行影响他、鼓励他,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你所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