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留言中,你知道最爱找Sir倾诉的人是谁吗?
学生党。
他们迷茫、爱诉苦、总有着各种困惑……
故事各不相同,但情绪大同小异——
@Z:开学高三了,有的不是激情和坚定,是慢慢的自我怀疑和迷茫,不知道要去哪座城市,不知道学什么专业,不知道明天要干嘛。想来想去,还是去心理咨询了,希望早日找到目标吧。
Sir很想安慰他们说,读完书就好了,走上社会就不迷茫了。
可,这是撒谎。
因为高耸的水泥森林,是一口更大的高压锅,炖着无数“社会人”。
压力更大的,是在社会上打拼的家长们。
他们确实没学生党那么需要倾诉,但这不代表问题少,反而是“倾诉无用”。
时间太紧,还倾诉?太浪费时间;
钱越来越不是钱,还倾诉?有那个空闲不如多挣点外快;
睡都睡不够,还倾诉?
对,在令学生和家长头痛的所有问题中,你知道最大的是啥?
睡不好。
它已经是当今社会通病,不信看一组数据:
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2013-2016年,中国始终有四分之一的人睡眠不及格,而且这一比例越来越高;
2013-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
所以,今天Sir想再次安利一部片子。
为所有难以释放压力、无法睡个好觉的人。
因为你“睡不好”,你的整个生活,节奏会被打乱,质量会大幅下降——
《追眠记》
号称“中国首部睡眠纪录片”,Sir三个月前曾安利过一次。
但当时只能找到两集(总共四集)。
深度晚睡患者Sir,始终关注着这部片。
因为当时未播出的另外两集,关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不睡会怎样?
怎样才能睡好?
终于,这两集放出了——
剧组走访了各国权威研究学者,从各个不同维度为我们解读关于睡眠的干货。
甚至得出来许多新鲜的结论,居然与我们以往的认知正相反。
Sir根据纪录片的内容,为饱受睡眠困扰的你整理了一份《超全睡眠指南》。
准备好大开眼界,还有……
大跌眼镜。
1
不睡觉有多危险?
时间就是金钱。
而睡眠时间,成为大多数人放弃的首选。
牺牲它的理由太多——出人头地、照顾家人、吃喝玩乐,甚至,就是消磨时间……
最近美国大学生中,流行一种“不睡觉神器”。
名为TDCS,通过向大脑发送微弱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使人更清醒、更专注。
使用后,连续几天不睡觉都不是问题。
这种“电击”疗法,本用于治疗被害妄想症和抑郁症。
但正常人使用,其副作用尚没有权威结论。
什么阶段最不爱护身体?
不就是年轻时候。
更恐怖的是,他们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担忧。
以此获取优异成绩的学生,开始风靡网络。
一个个骄傲地在屏幕面前,兴奋地诉说着佩戴后的神奇感受。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Sir至今对《王牌特工2:黄金圈》里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
这部续集虽然比不上原作惊艳,但却把故事聚焦在美国当代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毒品和药物依赖。
当总统秘书被发现有长期依赖药物的问题时,她为自己辩护:
总统先生,我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为你工作
也许有人不借助药物也能做到但我不能
电影中药物泛滥的现象,并非虚构。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13年美国因为滥用药品致死的人数达4.4万人,超过了枪支和车祸致死的人数, 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因为过量使用处方药致死,死亡的人群大多在35~54岁之间。
为了让自己保持专注,肩负更多责任的中年人,也开始以身犯险。
值得吗?
牺牲睡眠,到底有什么代价?
片中做了一组实验:
两组人,一组正常睡眠,一组不能合眼。
24小时后,让他们做各种脑力测试。
结果能想象——
正常睡眠组的表现,远超后者。
24小时不睡的人,记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都费劲。
甚至,连用筷子夹黄豆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做好。
问题出在哪?
首先是脑部,控制人思考能力的额叶功能下降。
这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
其次是血液——
一夜不睡觉,我们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将达到0.1%,相当于醉酒状态。
这还仅仅是24小时啊。
一周,一月,一年呢?
“早起傻一天”,对于晚睡的人来说,可真不是段子。
许多震惊世界的重大灾难,究其原因都有睡眠因素。
BBC曾通过调查发现,睡眠不足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原因之一;
《卫报》称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前,两名NASA工程师曾通宵23小时,事发前一天也只睡了3小时;
《赫芬顿邮报》指出“埃克森瓦尔迪兹”号邮轮的船员因疲惫在驾驶室睡着,导致了这次重大漏油事故。
……等等。
不说世界,就说我们自己吧——
睡不好,有一项女生最怕出现的危害,胖。
为什么熬夜的人都爱吃夜宵?还忍都忍不住,吃起来特香?
那是身体命令你的:
睡眠不足,会导致控制食欲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食欲突然大增。
2
睡得多就一定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可为什么?
敲黑板时间,学生和家长要注意了:
对成绩影响最大的,并非睡眠时长,而是睡眠作息的规律性。
不是Sir说的,结论来自哈佛著名睡眠学家斯迪克·戈尔德的一项调查。
整理过哈佛学生的睡眠模式后,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产生。
每天入睡时间变动越小,优秀率越高。
这与大脑每天制定的“计划”有关。
所以,睡得多不一定有用。
关键要做到,该睡时睡,该醒就醒。
3
除了休息,睡觉还有什么作用?
许多人不知道,睡觉除了消除疲劳外,还有很多重要作用。
比如,巩固记忆。
科学家邀请实验者玩迷宫游戏,并纪录下他三次通关的时间,结果用时都是7分钟左右。
之后,让实验者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午睡,再进行三次测试,结果——
用时大幅度缩短。
常被我们轻视的睡眠,竟有着神奇的“重置”作用。
就像万能的重启键——
既可以让身体休息,又可以重新激活大脑,深化睡前记忆。
而且这些经过睡眠深化过的记忆,会变成长期记忆。
当我们学习、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时,可以选择睡一觉“重启大脑”。
但,短时间打盹并不能起到同样作用。
因为整理记忆,只会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发生。
人的睡眠,呈周期性。
经过浅睡、熟睡后,才会进入身体沉睡但大脑清醒的快速眼动睡眠。
而这样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循环一次。
所以,每天的午睡时间,最好能保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才能保证下午最高效的学习、工作状态。
4
怎样才能睡好?
为了睡好,我们曾走进许多误区。
今天,Sir帮你一一纠正。
1、睡前喝点酒,能帮助入睡?
北京朝阳医院的睡眠研究中心为我们做了一组实验:
三个睡眠正常的年轻人,睡前一小时分别喝下一杯茶、一杯咖啡、一杯红酒,再观察他们的睡眠数据。
前两位的结果与我们的认知一致——入睡时间推迟,睡眠质量大幅度下降。
喝红酒的呢?
的确,测试者入睡时间明显缩短,很快就睡着了。
但随着检测的持续,反转出现。
喝下红酒的测试者睡眠时间加长,但深度睡眠却大量减少。
甚至,比另外两位测试者都少。
可以看出,酒精(即使是少量)对睡眠的影响,其实比浓茶和咖啡更严重。
2、睡硬床对身体好?
你们大概都听爸妈或爷爷奶奶说过这句话吧?
多少人信以为真,以为硬硬的床板对身体特别健康。
但从今天开始,如果你想睡得好,Sir建议你换个床垫。
因为睡觉可不是军训,舒适是第一要义。
还是用实验说话吧,来自安徽农业大学人体工程学学者陈玉霞——
测试证明,无论男女,睡在软床上后,翻身和觉醒的次数,都比睡硬床时有大幅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换软床后,测试者的深度睡眠时间甚至有成倍增长。
硬床不仅不能让我们睡好,长期使用还有危害!
它无法提供腰部支撑,让脊柱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如下图红框处):
时间长后,肌肉疲劳,我们的脊柱会向下弯曲,偏离自然弯曲的状态。
如此一来,椎间盘受压,进而会压迫脊神经。
所以,床垫一定要选取软硬度适中的材质。
睡眠指南,Sir就讲到这里。
纪录片中还有许多实用干货,有需要的毒饭最好亲自看一看。
Sir希望你认真学,更希望你受到警示——
因为片中有一句睡眠学家的话细思极恐:
“人们好像已经忘记了清醒的感觉。”
好像真是啊!
开会想睡,开车、上班、上课发困,有时兴致冲冲去看个电影都会睡着……
我们太容易在电脑屏幕前打哈欠,在电梯里闭着眼睛小憩一会。
《追眠记》最有意义的干货,并非那些科学的解释。
而是,它让我们真切地意识到:
睡眠问题,已经悄悄入侵生活中几乎所有时刻。
就像片中那些蛰伏在中国各大城市中的“夜行动物”。
有人不能睡,因为作为儿科重症监护室医师的他,掌握着病房里所有婴儿的生命;
有人不想睡,因为作为当红主播的她,连睡觉时间都要拿来赚钱;
有人睡不着,因为她患有严重抑郁症,睡觉太痛苦。
三种状态,基本囊括了当今90%中国人的生存现状。
Sir知道你在全力奔跑,却总是追不上一个安稳、平和的好觉。
但善待睡眠,并非放慢脚步。
这正是《追眠记》想做的:
它在试图敲醒这个困顿的社会,和不把睡觉当回事的我们。
这是一部优秀纪录片应该具备的责任、担当。
今晚,睡好一点。
身上再多的重担,也不该把白天的事带到床上。
睡眠最不应该成为释放生活重压的牺牲品。
也更不应该,让睡眠给我们徒增额外的焦虑。
睡好觉,才是一件真正对自己、对家人负责任的事。
Sir知道你有梦想。
但“梦想”的第一个字,你可能都没做到——
一个好“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