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羞于自己的文采,不敢提笔书写。今天是第三天,晨起写作,真的是文思泉涌吗?以前师妹们也推荐过写晨间日记,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迟迟没有行动。同时,也想等自我感觉能写好一点以后,再真正地行动。这几天一时兴起胡写了几段后,才开始领悟到不是知道了才做,而是做了才知道,因为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机会,就在我们的等待中错过了。从另一种角度说,我们迟迟不行动,也许是太想要好,太想要完美了。其实世间哪有完全完美的人和事呢?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就从微小的习惯开始吧,如果这个微小的习惯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昨晚才看完这句——写作也讲究“唯手熟尔”。这也是荀子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也是一个道理啊。
昨晚看完尹老师的文章,今早刻意去翻看了简书里别人写的文章,开始有目的性,有自己的思考去看。看看关于颜色,关于小词等等,别人是怎么写的。原来,看别人的文章,也是收集素材的来源啊。如果,我写这篇文章,我会怎么写?有思考,有总结,才能进步,这也是为什么要做笔记的原因了。做笔记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否则,如以前看书一样,走马观花,看完也就完了。知道别人写得挺好,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一无所知,因为自己没有思考,也没有结合自身去体会。这个过程,感觉像学精分,呵呵呵。如同,我曾经知道别人跑步锻炼身体,知道对身体好。怎么个好法,跑的过程当中,看别人跑,自己跑体会是什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以文为镜,可以行我文。
原来,万事万物真的是想通的啊。读文亦如读人。万物皆可为镜。看到、学到、悟到,需要睁开我们的心眼。这难道也是道家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