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于由信息和关系组成的球状网络世界中,没有人能够成为不谙世事的孤岛,我们必然也不可避免的与别人产生联系,以证明自己本身——自己所处于这个世界的存在,而这份人际关系却注定会引发潘多拉魔盒的开启。由于人际关系的存在,我们会去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忽视了自己的灵魂,这并非只有坏处,盲人会习惯从健康人身上找到评价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这既是为了突破自己的限制以达到一个健康人的世界,也是对外界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自卑。当我们身处于这个世界,我们就是关系网中的一份子,而从我们关注别人对我们看法的开始(当自我认知产生之初),焦虑就无处不在。
人际关系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而焦虑则是附着其上的粘液,它缠绕着我们阻止我们的移动,若是挣扎,则蛛网上象征焦虑的粘液会将我们束缚的更紧,撕拉着我们的身体,纠缠着我们的心灵,越是反抗,越是能引起凶猛的蜘蛛将我们袭来,最终吞噬。我们无法逃脱,这张蜘蛛网无处不在,这是令人失望的,也是普世的。
其实细细想来,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为自己的小事焦虑,为自己的未来焦虑,为未曾发生的事情焦虑,为已经发生但未产生结果的事情焦虑……作为普通人,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人生拐点的年轻人,焦虑又是必然发生的。适当的焦虑能够让我们有动力进步,能够让我们更加有活力,就如同站在跑步机上奔跑的运动员,催促着我们前进,这是进步的。而过量的焦虑将突破我们的心理防线,拉扯着我们的心灵,最终在精神内耗的作用下身心俱疲,甚至患上精神疾病。而毫无焦虑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和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陷阱。
继最初在知识匮乏时的认知矛盾,我再一次陷入了想法对冲的思维矛盾,头脑中的思绪如同跑火车般的一刻不停,这必然造成大量的精神内耗和焦虑,身处于信息爆炸的世界中让我们失去了不知情权,如果我们没有筛选和屏蔽信息的能力,大量的信息废料将会填补整个大脑,严重甚至会导致大脑宕机,影响自己的正念(专注力和环境敏感度),在探寻缓解焦虑这条路我在努力寻找,冥想、正念、文学……我在寻找解决焦虑的办法,希望我最近在读的巴克曼《焦虑的人》和《伯恩斯焦虑自主疗法》能给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