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到姥姥家过元宵节。老王头表姐一家也去了,她家有个快满三岁的可爱儿子。小朋友个性非常鲜明,完全呈现出一副Terrible Two的样子,比如,小妹妹(我女儿)想去碰一下他的玩具,他马上很生气的对着小妹妹说,“哼!不行!讨厌你!”,然后如果小妹妹还想碰他的玩具,他就会更生气的两手叉腰,“哼!”、“哼!”,然后气到肉嘟嘟的小脸开始颤抖。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笑着聊小朋友们不容侵犯的自我世界,说到小哥哥的“双手叉腰哼!“时,我问姐姐姐夫,这个动作是和谁学的吗,还是自己到年纪了就会的?
姐夫说,是看《小猪佩奇》学来的,佩奇抢完她弟弟乔治的玩具后就会对乔治来一个“双手叉腰哼!“。姐夫觉得《小猪佩奇》就是英国人用来教坏中国小朋友的阴谋,因为里面的内容对中国小朋友来说完全不符合国情,比如不卫生的跳泥坑和不礼貌的双手叉腰哼等。
我没太看过《小猪佩奇》,也没太给我女儿看过,她似乎对动画片也没多大兴趣,所以《小猪佩奇》在我们家也就能在给女儿洗头和喂药时起到制造动静和转移女儿注意力的作用。“啥是佩奇“那篇火遍朋友圈的推文流行时,我甚至都没点开看,佩奇在我们家就是个被边缘化的动画片。
昨天,我陪女儿玩“体力活”的时候,觉得体力不支,心生一计,提议说“宝贝,妈妈陪你看索菲亚公主(迪士尼出的一套绘本)的动画片吧!”,她说“好,看动画片!动画片!”,结果这部动画片需要付费,我挑来挑去还是给她挑了个《小猪佩奇》。
陪她看了三集,一集是讲家长们帮助孩子们排话剧和去看孩子演话剧的故事,一集是冬天下大雪去海边游泳的故事,还有一集是猪爸爸说到做到,为了不破坏搭建在汽车上的蜘蛛网而骑车去上班的故事。
因为之前姐夫的话,我还担心真的会有些不好的内容让女儿学坏,但当我看完这几集之后,我发现《小猪佩奇》似乎更接近一部家长教育片,因为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就会像佩奇和乔治那样想淘气就淘气,想跳泥坑就跳泥坑,想双手叉腰哼就双手叉腰哼。动画片里佩奇和乔治的行为只是试图还原孩子应该有的模样,而并非刻意引导孩子变成其他不好的模样。反而是动画片里的家长,也就是猪爸爸猪妈妈猪奶奶和猪爷爷,才是让我觉得惊诧的地方。
他们的家长模式和我们从小所经历的家长模式以及我们自身的家长模式非常不同,以至于让我们有些接受无能。在我们父辈的观念中,家长是权威、正确、规则、保护、帮助、监护人和拥有者,孩子则是家长的规则服从者、观念接收者、权威接纳者、被保护者、被帮助者和被拥有的附属者。这一套传统观念在中国已经盛行多年,我们的父辈师从他们的父辈,他们的父辈又师从他们的祖辈,不管这套观念是对是错,它就这样一代传一代的传到了我们心里。
在我生孩子之前,我会想,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我要怎么教她呢?我希望她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怎么帮助她成为那样的人呢?
后来,在《爸爸去哪儿》里听到了杜江念的一首海桑的诗,我才意识到我的这些想法其实和我的祖祖辈辈们毫无二致,因为本质上,我都是从我的角度在发问和思考。
"……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你不是我的财富,不是的
如果你一定是财富
那你是时间的财富,是未来的财富
你如此宝贵,我怎能占为己有
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意承认
其实在生命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奇迹
就像未来不会比现在更重要
你我也只能是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海桑《给我的孩子》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这是我的愿望;“我”应该怎么教她,这是我的方法;“我”希望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未能实现的理性自我的投射;“我”怎么帮助她成为那样的人,这是我试图用我的价值观来绑架她,以及通过控制她思想的方式来按照我的想法塑造她。
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想过,我自以为伟大的母爱原来藏着那么自私狭隘和无知的一面。而在读到这首诗之前,我竟然对那些念头的本质内容豪无察觉。传统观念就这样根植在我的心中,而我却一无所知。这太可怕了。
再回到《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家长模式,是假如我作为一个孩子,会最希望拥有的家长模式。哪怕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家长,我依然渴望曾经我的父母能像猪爸爸和猪妈妈那样把佩奇幼儿园的话剧节目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愿意为帮孩子排话剧而付出精力和时间以及在话剧演出的时候一边给与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一边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过多的喝彩和破坏剧场规矩。
我也渴望曾经我的父母可以像猪爸爸猪妈妈那样,在漫天大雪的天气中依然履行对佩奇和乔治许下的去海边游玩的诺言,以及在那样的天气里依然可以做到像孩子一样陪着孩子们做冰雪城堡和体验冬泳。我还渴望曾经我的父母能够和猪爸爸猪妈妈一样耐心地陪我认识蜘蛛和蜘蛛网,以及言行合一的为了保护蜘蛛网而看似很蠢地骑自行车上班。
这些小事,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但又被我们忘掉的事,但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的“小事”的态度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全部的潜藏在我们的内心里。我们的父母,是经历过时代剧变且充分体会过顺境逆差的一辈人,他们前半生为生存挣扎,后半生为儿女生活。因为一辈子忙忙碌碌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他们那个年代,“教育”更多的是指学校提供“九年义务教育”,而“家庭教育”却因生存而变得没那么急迫。
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我们总是忙于学业,因此父母与我们之间的交流往往只停留在家长与孩子这层关系之上。父母因为忙,可能很难注意到我们迫切希望被他们关注被他们鼓励的小心思;父母因为“成年”和务实,可能也很难在大雪漫天的情况下还能尽量为呵护我们的童真而谨守诺言;父母因为生存压力,可能更不会因为一张小破蜘蛛网而耽误工作计划,他们甚至只会习惯性地拍死蜘蛛。
父母们的一言一行都以某种方式永远的存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他们强势,我们懦弱或者反抗;他们忙碌,我们散漫或者焦虑;他们欺骗,我们撒谎或者冷漠。但这些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这只是时代前行的过程。
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狗十三》,里面的女主角是一个13岁的初中生,父母离异且各自组建了家庭,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关于小女孩李玩从压迫到反抗再到屈从,最终迎合成人世界的成长故事。
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李玩的爸爸在打完女儿后,别扭的让李玩坐在他的腿上,语重心长的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的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他很平和,但他总和我说这样的话。
小时候我以为那是真的,后来长大了,我知道,从他的角度来说,那就是真的。
而我的角度呢?似乎并不重要,所以这是父母与我们对待“成长”的矛盾点。
现在,我长大了,也成为了父母。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那个处境艰难的角色,因为我真的“成年”了。
成年是成长吗?我不认为,我不觉得不假思索的就把我们曾经成长的方式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甚至不认为我们的成长方式是对的,哪怕它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这一辈人,已经有了曾经我们父辈并不具备的“自我“基础,我们完全有时间有契机去思考我们的成长方式和父母的成年模式究竟是不是正确,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和有精力去改善和解决那些成长与成年中不应该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传统正确”问题。
因为孩子需要的父母,从来都不是你想成为的那种模样,而是他们希望的模样。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的角度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也最值得被保护的部分。
老王头说,社会是最好的成长方式。我认可,当孩子面临社会时,他们会学到社会需要他们学到的东西。但家庭并不是孩子进入社会的跳板,而应该是孩子内心里,爱的源泉。
扯诞
Less-than-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