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甬
距离这本书第一章读书笔记发布已经快一个月了,过年假期为了应景,发了一些民俗资料和听课笔记,虽然抽空看完了四、五章,却一直没机会坐下来好好写笔记,今天终于抽空完成。
第四章的主题是围绕“城市化的拐点”展开,讨论了城市化进程由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推动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推进。通过对东莞、义乌、上海、广州等几个城市的走访,发现了自下而上发展出来的城市所具备的几个特征,更适合未来的趋势。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城市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有市场交易的需求集中到一定程度催生所致。可以说,交易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没有市场就没有城市,而城市又为市场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市场,进而推动了更大范围的城市化,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经历了自上而下推动的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从人口到土地,都由政府主导。到了2018年,分别出现了土地流标、房企改名、城市收缩等几大信号,表明了自上而下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那么,凭什么说自下而上成长的城市就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们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呢?
首先,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更具有多样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以前的单中心模式会出现效率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未来的城市会变得更加扁平化,出现多个中心,从“单核”演变成“多核”,产业链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而短促。最典型的城市就是东莞,一个市下辖33个镇,而每个镇都有自己完备的产业链。
根据“格莱泽悖论”的描述,“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下降,接近性的价值反而上升 。”也就是说,随着城际间通勤效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半径反而会缩小。未来的单一城市可能不再扩张,但都市圈依然会越来越大,形成新的组合城市的合作平台,以此保持城市的多样性。
其次,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抗风险能力强。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模式在最开始就把风险考虑其中,从而会选择最务实的方式,重视分散风险,并且具有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在自上而下的模式不再适用时,拥有这些特点的城市会实现“精明收缩”,因为它们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典型的城市是义乌,从人口的比例上就可见一斑,本地人口60多万,外地人口200多万,其中还有2万多是外国人,随处可以听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各种语言,所以这里也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城市”。
最后,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甚至会更美好。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中国的城市也将爆发一场“颜值革命”。在一个越来越平等的社会里,颜值的话语权将超过权威。以前的管理者像小学老师,关键词是“权威”,现在的管理者像幼儿园老师,关键词是“融合”。
有一个大胆的预测:城市正在从“碳基”转向“硅基”。碳基空间是指实体物理空间,而硅基空间则是具有虚拟、运算、共享优势的互联网世界。互联网放大了每一个个体的能力,让各种人群的自发活动成为可能,将会颠覆传统的城市空间概念,引发各种小而美的创新活动。
典型的城市是上海和广州,这些城市的老城区在自上而下的模式中显得杂乱无章,常常被一拆了之,随之替代的是崭新的高楼。但在自下而上的成长中,互联网削弱了它们在硬件上的劣势,通过技术为其赋能,保持了它们原有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人为拆迁的新城就像被移植的大树,而自我更新的老城才是生生不息的森林,森林具有更多创造美好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心甬总结的第四章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觉写的有点多了,以后还要努力提升归纳能力。)
【我是心甬,开启投资写作之路,希望有你同行,砥砺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