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慢放
白天总是去的太匆忙,需要夜把白天来慢放。
听一首温柔的歌,居然听出了茶香,耳麦的旋律从耳膜传递给了心脏。
于是思绪渐渐的凌空,飘过层楼,飘过灞河边的依依杨柳,飘过桃花潭中的莲田,飘向了未知的他乡。
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印象是几个小伙伴在东沟割草、放羊。那时候小河沟还有水,羊儿在坡上吃草,我们在黄泥水里嬉戏、打仗,一不小心屁股上叮一个好大的蚂蝗,这时候需要另一个小伙伴来帮忙……天要黑了,羊儿还在好远的坡上,草还没有割到,心里好慌好慌……
那时候年年都要闯祸,有一次大冬天一个人非要去河沟乱逛,果然就掉到了河里,棉衣湿的透心凉,怕回家又冷的够呛,多亏奶奶在家,母亲发的火都被她阻挡下来,找来旧衣服赶紧给孙儿换上。
有一次上树吃桑葚,体力不支,挂在了四五米高的树杈上……
还有一次陷在屋外淤泥半干的池塘……
还有一次捣马蜂窝被三只马蜂蛰的嘴唇像猪大肠……
还有一次….…
接下来安慰上一个场景的是爷爷赶集回来买的麻糖,去时要翻过两个沟赶到另一个乡上,麻纸包裹着放在网兜,那时候不洗手,爷爷站在一旁,来不及摘下头顶的草帽,慈祥的看着孩子们吃的香。
……
就到这里吧!给一首歌的注脚不能太长,写多了容易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