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第二年我们搬到了南校区,欢乐的维尼开始各种尝试,各种折腾,也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一颗折腾的心~
一、the ice breaker
研一加入头马,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把头马的内容带到学校。实习的时候,卢老师说,你可以在学校开个类似头马的俱乐部,但是内心是拒绝的,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慢慢在头马的锻炼,觉得还是蛮好的,如果哪天能把头马的一些知识和体系让学生接触下,也是蛮不错的。后来在XJHTMC,有个英语老师把头马的演讲带到了拓展课,听说效果很好。我也尝试把头马的第一课“自我介绍”带入到我的课堂。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讲稿,任务分配,有人演讲,有人做时间官、摄影师、IE、GE等角色。因为每个班级的人数有些多,所以用了6节课的时间才完成这个系列的活动。在期间,学生也会有些牢骚,比如每门课开始都要自我介绍,比如这个项目和计算机课没啥关系。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算作一次尝试吧。
二、团队建设
自从学习了心理,喜欢上了团体游戏,团队建设,买了一些书看,并折腾起学生来。有些活动是给班级学生玩的,有些是在计算机课上作为团队建设用的。比较好玩的几个游戏:棉花糖挑战赛、纸牌搭高楼、传递数字、A4纸穿越、拼图、餐巾纸搭logo、松鼠大树等。学生还是蛮喜欢游戏的。但是后来就没怎么研究这块内容了。每个游戏都能挖掘出一些道理来,但是这块内容我做的不够。
三、Scratch、code org、App Inventor
最开始自己研究Scratch,买了书,一点点照着书上的内容把代码打进去,觉得蛮好玩的。最开始给OC的小朋友上,因为人少,真得属于边学边教。只有教Scratch,才有动力去学,否则一直拖啊拖啊拖。第一版是按照书上内容,筛选一些进行教学;第二版是按照清华大学的电子教材来上的,六年级特别喜欢;第三版软件更新到2.0,旁边有一些教程,按照教程来教学,在加了一些比赛的作品。
网上搜索的时候,发现了codeorg的网站,超级无敌赞,就是国外网站有点慢,里面有很多编程的素材,1小时编程,20小时编程,还有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AP的计算机原理也越来越完善了,还有Java编写的手机应用。当时在国内还不是很流行,然后2017年下半年,发现有其他省份的老师发起编程一小时Minecraft了,感觉好欣慰呀。第一版是让学生玩1小时的编程,然后截图证书;第二版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20小时的教程,并记录在平时分里,学生发现了一个Bug,在中文状态下有一关无法闯关,在英文状态下能够闯关,学生为了分数也是拼的,发邮件给codeorg的部门反映情况,并得到了回复。厉害的。第三版是让学生带着大家玩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的活动;第四版是让学生在学习模块化编程前,试玩点灯游戏和一小时编程,作为正式编程前的铺垫。后续AP的素材也会用到一些。
第一次见到App Inventor还是在实习的时候,世外和Google合作,暑期夏令营,工程师教学生AI的使用。后来就是世外老师教学生和其他老师AI的使用。我开始学习的时候,网上资源不多,我是从AI的官网上开始学习的,但是AI还没有汉化版,所以看着英文的教材,使用着英文的AI,一步步自己摸索的。后来世外出了一本适合初中的书,自己也把代码打了一遍。后来浙江城市学院的吴明辉老师也出了网易公开课,更深入的讲解AI的作品,有些难度的。第一版是使用AI官网的素材;第二版是世外书上的素材;第三版是加了一些网易公开课的素材。然后让学生2人一个小组制作AI的作品,作为学期大作业,也作为区比赛的作品,和全国挑战赛的作品。重在参与。在这个期间,最不愉快的事情是term4学期,学校突然说要本部出卷,然后AI是新的内容,师傅并熟悉,而且短时间学习也很辛苦。上头领导一来一回折腾,闹得不开心,最后就是怪我没按照“课标”上,没和师傅汇报。只有沈校长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并且肯定了我在这个上面的努力,算是得到一些安慰吧。这件事情闹完之后,还是蛮沮丧的,感觉自己又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路的坚持还是值得的。作为曾经C语言拿优却不喜欢编程的女生来说,模块化编程的软件出现后,慢慢喜欢上了编程。特别是对我这种“视觉型”的人来说,编完的程序,马上能够看到效果,那种惊喜感,那种成就感。后来申请了学校的课题,在开题还是中期答辩的时候,被评委批得很厉害,评委觉得花时间研究这个有什么用,不就是和PS一样的么,不用教,自己学学就好了,而且软件更新很快,你研究完了,做了校本教材,然后又有新版本出来了。听得我差点想摔桌子出去。心里好难过。后来申请了区里的课题,还申请到了一般课题,有经费的那种比较难批,第一次申请就批准了,好意外,也很开心。2017.8国务院发文说中小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正好赶上这波浪潮。开题报告的时候,外请的评委们,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也表示了肯定。好开心。
四、vb的视频制作、采访的视频制作、视频爱是什么
当时刚开始学引导,知道了“海报纸”这个东西,超级喜欢。VB课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视频,每组给了张海报纸,在海报纸上画流程图和代码,一个人扮演老师,一个人扮演学生,一个人录像。当然小私心是以后这些视频可以给下一届使用,哇哈哈。
采访的视频,是受土马变星的启发,让学生制作采访类的视频,然后用订阅号的方式呈现。学生还是蛮有意思的,采访冷老师的爱情观,采访3位都叫steven的学长帅哥。做完的订阅号,还很有成就感的发到朋友圈,刷阅读量。
爱是什么,是QQ群上,有老师发了一个视频,是采访小朋友,爱是什么,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就让学生作为加分项来制作这个视频。好多同学都采访了伦伦,最后伦伦都有点不耐烦了,又来问这个问题了。还有一组采访了沈校长,胆子也是够大的。视频做得蛮好玩的,可惜后来没时间给学生看。
五、Anki、360随身WiFi
Anki,是朋友推荐的软件,当时用来背单词的,是自己可以编辑的一个App,也有桌面版。让OC的小朋友尝试了2节课,有些学生用它背单词、背历史。可惜学生都是苹果手机,安卓版免费的,苹果版需要付费。
随身WiFi流行的时候,想教学生合理蹭网,所以自费买了一些360WiFi、百度WiFi。两节课的时候,第一节课体验、制作使用文档。第二节课车轮战,批改其他组的文档,并提出意见。根据其他组给的意见,修改自己组的文档。车轮战的启发来自于NOC团队比赛。可惜时间原因,2节课有些赶。自从教了360wifi,完了,学生开始在教室的电脑上用随身WiFi蹭网了,哎,只教了一次,再也不敢教了。
六、秀制作、图文排版
开始研究订阅号,找到了一个秀米的网站,可以给文章美化。秀制作类似于一张张动态的PPT,做完的作品可以发给朋友和朋友圈,但是不能在订阅号上发布。OC学生有自我介绍的,有介绍同学的,也有介绍旅游的,做得蛮不错。
图文排版,就是给订阅号的文章美化。OC学生以自我介绍为主。
八、PPT的美化
有段时间研究PPT,其中有用PPT制作字体、制作2次曝光图。学生做得超级好看。但由于教程是2013版的,所以很多功能在2007版上找不到。我把二次曝光的图,打印成明信片,也是很好看的。
九、AI打地鼠
开了节校公开课,App Inventor制作打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