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三篇。
已经读这本书有几天了,越读越喜欢。这可能是我读的最慢的一本书了,第五天一半还没有读完。今天写点什么呢?今天我想写写对这本书及其作者的整体感觉。昨天想起来两个词,我怕忘了,所以随手就记录下来了。今天就围绕这两个词开始思考。
这两个词就是:认识世界,改变自己。
说是词,其实就是一句话,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世界是向外的,改变自己是向内的。
我为什么说越看这本书越喜欢,因为我感觉我找到了一种方向。我现在就是做的事情就是认识世界,改变自己。而作者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思路。
先说说作者汪丁丁,读他的书感觉人家怎么懂的那么多啊。每一章节都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我就喜欢这种不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并且信息含量又大的书了。我虽然很多地方还是看不懂,但是这个看不懂不是人家写的不好,而是我的知识储备不够。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故弄玄虚的书,本来可以用人话把一个事情说清楚,但他非要搞得很复杂,让你感觉自己很愚蠢。
其实把一个问题很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自身没有对一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我想你是无法清楚的表达出来的。而那些故弄玄虚的人,我想他们很可能就是自己也不太明白,所以才使用一些技术手段让你感觉是自己傻,而不是他说不清楚。
还是说回认识世界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说越读越喜欢这本书呢?就是作者在用一种我喜欢并能接受的方式,在帮助我认识世界。这就好像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而人家是远远的走在了我的前面。看他的书,我可以知道我前面将会遇到什么。他的书就像是地图,给你指引,让你不再找不到方向。更主要的是这张地图是用你看的懂的方式绘制的。
读这本书有种想吃冰就下雹子的感觉。我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作者就写了什么。有很多我感兴趣的东西,熟悉的东西,更多的还是对我已有认知的一种拓展。在你看到的东西之上,他又告诉了你在这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因为有你熟悉的东西,所以再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这就好像拿着地图走迷宫。
人能找到一个榜样,一个可以引路的人,真的很幸运。我虽然跟人家差太远了,但也丝毫不影响我把汪丁丁当做榜样。我想通过看他的书,可以帮助我快速的提高。所以我买了能在淘宝上买到的所有他的书。读他的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解决了我选书的问题。因为他在书中有很多推荐,虽然这些书很多都是英文版的,并且还有很多论文。但是也给了我下一步阅读的方向。
说完了作者,再说说我对这本书书名的理解。这只是我刚看一部分的理解,我不保证理解正确。我理解的收益递增就是效率的提升。你做一件事投入不变。收益增加了。或是收益没有增加,但投入变少了。这就是收益递增。
作者好像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什么是收益递增,和如何实现收益递增。但是表达过程却是涉及的很多,因为每个概念他都不是孤立的。他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对局部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就要把他放到整体中去考虑。
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不单是在讲收益递增的问题。更多的是在讲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你完全可以通过这本书,实现触类旁通的效果。
这也就引出了我说的第二个问题,改变自己。
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为了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读书就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世界的一个客观认知,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自身的一个改变。
这本书讲的是经济问题,而经济解决的就是定价的问题。我的理解就是怎么做才最合算,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让我们在社会上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收益递增不就是效率的提升吗?单位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你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你能在社会上处于什么位置,和能掌握占据多少资源。
改变自己的目的当然是往好处改变,不是为了越改越坏。我感觉这本书就是在教我如何认识世界,然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看书对我的思维方式还有有很大影响的,我现在的思考就不像以前那么感性了,说不好听就是跟着感觉走,做事全凭情绪。现在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对一件事我要分析是否符合我的长期利益,是否能创造价值,提升效率。不能单独的思考一个问题,你要把他放入一个更大的维度中去思考。总之你要思考这件事的收益,效率,价值等等。不能是凭感觉做事。
认识世界,改变自己。你只有对这个世界有了充分客观的认识,你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