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吃,细细地品
去送礼吃饭的时候,老公那桌全是男的就我一个女的,为了他们交流更方便些,我换去了另外的桌子。
这桌上的人我就认识老家的隔壁邻居,我顺势坐在她身边,并和她搭讪了几句,也算有个搭腔的,不至于尴尬,还以为我那冒出来的。
还空着两个位子,刚好来了两个小年轻,被招呼坐这。看到来了两个人,邻居扭身坐到了空位隔壁她的熟人那,把我身边的两个位子空了下来,两个人落坐后刚好把我和邻居隔开了。
这人真是可爱的要命。本来还觉得和她在一起熟点,还有意和她聊以表亲近,她倒好,不领情也不识趣,直接把我凉这。
一桌人,除了知道她,其他我根本不认识。当然也无所谓,不就大家一起吃顿饭的事,也见怪不怪的,大家的目的都相同,既然送了礼,就得吃完饭才算圆满。
菜上的还挺合拍,每次都是上一个菜快吃完,下一个就端上了桌,看来这个厨师这点把握得挺好,不停顿,也不堆积,既保证了我们的味觉,也保证了充分食用。每次撤下的盘子大多都是空盘,看来数量把控的也合适,起码没有过多的浪费。
听说这是包厨。六百元一桌,主人家只管请客腾地方,其他啥都不用管,到时候按桌付钱就行了。
果然钱是万能的,只要有钱,想要啥标准自己看着办。农村现在也干啥啥方便,喜事有一套,其他的事更不用说,样样有。可以想,大胆地想想要的形式、排场,钱说话就行。
这样的席桌也吃过好多次,标准不一,但能做到量和质的合理控制,也实属不易。闲着没事的时候,我特意去厨房看了一下,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打扮,有男有女,三五个人的样子,配合得有条不紊,虽然和酒店的设施没法比,但也招待了今天十多桌的人,味道也不差。
桌子也是可以转动的,可是这里的人好像不喜欢转动,每次菜上桌,她们都宁愿站起来去够也不转动一下台面,好几次我都想去转动一下,可看到她们一个个都站起来去夹菜,也不好意思打破。
送礼是真情实意,吃饭只是个形式,于我是从来不会计较吃得咋样了。菜的味道应该还不错,有几个菜我根本就没吃到。这桌坐的好几个都是一家人吧,刚刚上了一盆红烧肘子,颜色,摆盘,除了盘子不讲究外,这道菜看相特别好,这得好好品尝一下,我心里为之所动。
可是,端上来却放在了我对面的空挡处了。跟前的人自然先下手为强,我旁边的站起来不光往她自己碗里夹了一些,紧接着又给我旁边的两个年轻人分别往碗里夹,其他的也是。我苦笑了一下,也不是没吃过。品相不错,厨师手艺也还行,味道应该没问题。虽然,后来我可以去夹了,但我看貌似只剩下一个没剥落干净的大骨头了。
这盘红烧肘子和蘸虾应该是这次席桌的亮点,我都没吃到。虾一上来,也被她们这样四分五裂了,是留了一个,但我没吃,还是留给最喜欢吃的人吧。
送礼送的是人情,吃饭吃的是心意。
主人家的盛情款待理应接受。虽然吃饭是一种形式,和其他所要表达的形式一样,但每一种形式都离不开操持者的精心计划和周密安排,更离不开为之服务的所有人。
包括包厨的。吃的人满意,做的人才开心。
包括来吃饭的。吃相不算什么,但捧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