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安家》仍是热播剧,连极少看影视剧的朋友都为它做起了宣传,引得小编也跟着娘娘追了几集。刚开始看还以为是职场成长记,看的久了才发现,这简直就是典型的生活励志剧,这种励志不在于个人,而是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甚至是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出来哪个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某某某。
还记得房似锦刚出场,一身百搭西装,拉着一个行李箱走在大街上,碰到买菜的人,匆匆忙忙的上班族,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瞬间就有一种场景带入感,不仅仅是感到熟悉,而是因为现实生活就是如此。面对索取永无止境的家庭选择分道扬镳的樊胜美,看到爸爸老年痴呆后只记得给自己买试题而选择释怀的苏明玉,我反倒更加理解了房似锦,因为我们也是在外打拼挣钱的樊苏房本人,我们追捧的不是这些剧,而是我们努力过的人生。
偶然想起了一个朋友,那个始终都精致生活的97年小姑娘,我们也有过啃两个包子喝一杯小米粥的时光,去做过很多人看不上眼的便宜兼职,甚至是坐在露天凉亭中装作在野餐的畅聊一下午,不论我提出什么问题,她都会帮我想办法积极解决。
我是跟她相处的过程中陆续听说她的故事的,由于她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身为女孩的她顺理成章的成了那个不被待见的人。为了让爸妈对她改变态度,她努力学做家务,努力让自己成绩名列前茅,尽管后来考上了重点高中,家人也始终认为女儿早晚都要嫁人,养大了也只是用自己的钱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养儿子来的更为实在靠谱。她还是没能改变家人的想法,逃脱不掉要辍学打工挣钱的命运,尽管如此她也并没有放弃,懂得抓住机会去学习一些技能,依旧努力生活。
我再遇见她的时候,她已经辍学很多年了,仍然保持着初心,每天积极乐观的生活,她对书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我这个整天转图书馆的人,自从知道我经常会去图书馆借书,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帮她带一些书让她学习,反倒让我有特别刮目相看。
其实,刚开始我听说她的故事,是不太相信的,我曾遇到过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他们会更在意男孩,也不会对女孩完全不在意,甚至肆意伤害。或许是我没有参与她的过往,连说出来的安慰都感觉像是在敷衍,世界上的我们没有同一种经历,又怎么会感同身受呢?
直到后来我陆续听说了一些事情,才知道以前的我有多天真,有人因为怀女孩,去医院做过不知道多少次流产;有人生了女孩之后没打算在要孩子,被他人误解嫌弃;还有婚后不要孩子或过几年再要孩子的夫妻,又受到了多少冷眼。
生活让我们把这些故事当做了习以为常,仍为我们保留着爱与尊重、宽容与善良,让我们体会到了世间冷暖。眼中也看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夙愿,看到了有女如此、夫复何求的疼爱,看到了不理解却依然尊重的宽容。
分开后每次跟她聊天,她依旧是拼命努力的人,我不在羡慕她身上的光环,因为我曾看到过她背后努力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