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棒棒糖小菊子
推荐理由:在作者笔下,高中时代和同学们分享零食的画面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饱含母爱的“干饼”,氤氲着同学情谊的柿饼、核桃和“杨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品味温馨难忘的亲情、友情吧!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让我想到了高中时常吃的零食。
上高中的时候,半个月小休一次。回家里吃了爹娘做的饭菜,临走时通常带一些自家做的零食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我经常带的是一种叫做“干饼”的吃食。用鸡蛋和面,撒上芝麻,揉面醒好半小时左右,做成小剂子,用擀面杖擀薄擀圆,放平底锅里烙至两面金黄。因为烙得时间长,面饼几乎干透了,吃起来嘣嘣脆,所以我们都爱吃。当然,它还有一个优点是耐放,即便是夏天,放两个星期也没问题。
高中时候,除了学业负担重一些,想念家人多一些,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饥饿。通常是下了晚自习,就感觉肚里空空了,怎么办?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坐在床边上吃一个。
等到带来的馒头吃完了,干饼就开始派上用场!妈妈做的干饼比图上的要厚实一些,因为多放了鸡蛋液,颜色金黄,非常漂亮,干饼的香味能弥漫整个寝室,所以,不能一个人独吞。我吃一块,要给邻床的同学掰一块,或者给对床的同学拿一块。更多的时候,是好多带干饼的同学交换着吃,一家一个做法,一家一种滋味。
和我邻村的一个同学,因为爱吃我妈做的干饼,特意让她妈妈到我家来“取经”。我妈倾心“教授”了她的做饼心得,俩人在厨房忙碌好一阵,做出来的确实是我家的干饼味!同学吃得眉开眼笑,以为她母亲得了真传,但是她们回家再做的,依然是家里原来的味道。同学虽然不解,也不再强求。其实,我倒挺喜欢她妈妈做的干饼,黑芝麻放了很多,咸咸的,脆脆的,也很香很香!
人们总是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有一次,我和同学在校门口看到卖柿饼的,馋得直流流口水。两人翻遍衣兜拿出所有的现钱买了五元的柿饼。一路走一路吃,到教室的时候,只剩两个了。不舍得分给别人,一人手里握了一个,坐到凳子上小心地往嘴里塞。没想到,还是被我同桌发现了!
他说:“你吃柿饼了?”我顿觉尴尬,不自然地说:“嗯,我们买了五元,都吃完了。”他后面的男生说:“我们吃柿饼都吃恶心了,你们还买着吃!”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同桌就拿出课桌侧边的书包,拿出半袋子的柿饼:“你们爱吃就都吃了吧!天天吃这个,都吃烦了!”
周围的女同学一听,都马上过来抢着吃,全然没有一点淑女样子。我同桌感叹道:“别抢了,我寝室里还有许多,晚上再给你们带!”后来,他真的给了我们许多柿饼,当然,作为回报,我们也给他馒头和干饼!
还有一个男同学,他看到我们这么喜欢吃柿饼,就试探地问:“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吃核桃?” “怎么会不喜欢吃?只是太贵了,平常都是过年才买!”真的,起码在我眼里,核桃跟糖果一样金贵!他听了觉得很不可思议,说:“我家一年收四十几袋核桃,你们爱吃,我下次来给你们带!”真的,下个周日返校,他给我们班同学带了一蛇皮袋的核桃。袋子放在教室的铁皮柜里,下课了就有人去拿着吃,我们因此激动了好一阵子!
我还记得,有一个女生从家带来了一种绿颜色的水果。现在,我不记得它的样子了,只记得味道酸酸的,很好吃。同学说,她们那里的山上很多很多,她们都叫它“杨桃”。同学带来的“杨桃”,样子比电视上的图片的小许多,倒是和我刚刚在百度上搜到的图片相似!
高中毕业20年了,原以为许多事情会留在脑海中一辈子都忘不掉,后来才发现很多事情都模糊不清了。若不是一张朋友圈的“干饼”照,恐怕我都忘记了这种当时最后欢迎的吃食以及浓浓的同学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