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莫高窟给我们预约的时间排到了中午12点。见时间还早,来到敦煌市区采购东西,顺便吃个早餐。
羊肉粉汤,据说是当地特色,很像我们那里的粉丝,不过粗些。饼看上去硬,吃起来还是入口即散。
黄黄的杏子上市了
老鱼看上了青稞酒,45℃的28元一斤 ,搞五斤。
小超市居然有湘潭的口味王槟榔,28元一包。
去往景区路上,瞧见一家“地矿博物馆”进去看看,原来是与旅行社挂钩的水晶首饰专卖店。
与店员聊天,谈起敦煌的中国首个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全球聚光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储热罐最大、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MW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她进去参观过,里面的规模很让人震撼。
看新闻,七一的时候这个光热电站3700多面定日镜拼出的党徽、“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展现了中国科技的硬核。
十点半我们来到景区,所有参观的人戴上口罩、刷身份证、看行程卡,统一从数字中心进入。
乘坐景区专用观光车大约10公里到达莫高窟窟区进行参观,这10公里路基本上都是荒芜的戈壁滩。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每年正常开放洞窟除10个特窟外,共分40个普窟和20个调节洞窟,所以,不同时间段去参观,很有可能看到不同的精彩内容。具体洞窟的开放情况,会根据天气、参观人数和文物保护的相关需要,适当做些调整。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第96窟,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
这身大佛建造过程是先在崖壁上凿刻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用色料着彩。这尊弥勒佛像是倚坐的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
然后是第158窟卧佛洞,建于吐蕃时代,是莫高窟仅有的两个涅槃窟之一。卧佛长达15.8米,造型优美、神态安详, 表示的是佛祖释迦摩尼涅槃时候的样子。卧佛身后是释迦摩尼的72个弟子们看到佛祖涅槃时的不同状态。此涅槃像为莫高窟现存唐代彩塑中的杰出作品之一。
洞窟内是不准摄影拍照的,我这两张图都是网上截取的。
另外两个记不住它的窟号了,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等俗人就是来看个热闹的。
洞窟参观结束后,可以免费参观藏经洞陈列馆、陈列中心、院史陈列馆以及老美术馆。
说起莫高窟,人们可能都知道王道士王圆箓的故事,但是更应该记住的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伉俪的事迹。
总之,对于莫高窟,我觉得真有兴趣的话,可以认认真真把央视纪录片《敦煌》找出来重温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