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案例是16岁孩子因为自己3岁弟弟去世情绪很压抑的事情。因为案例太沉重,所以很多人都卷进去了。
当咨询师问到“同学们会怎么看?”相当于让来访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别人处在同样的位置时,她的感受会怎样?会不会像她自己所说的会接受不了。她感受了一下说不会那样想。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她可以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帮助。
闫老师在分析的时候提到这个时候可以不处理,显得稍微有些急躁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访者的主观世界要比客观世界更重要。咨询师要更关注来访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本案例中来访者在这个时候的回答是不愿意打扰到别人,其实也是一种不太接受咨询师建议的表现。不过如果有机会我还想问一问来访者,当时有阻抗吗?
我个人其实很喜欢咨询师这样的方式。如果在这个时候太早,那么后期也是可以用这个技术的。因为我感觉这个女孩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觉得会打扰别人,不想麻烦别人,真实情况会怎样呢?至少从大部分咨询师都被卷入的事情来说,人们都是比较倾向于同情悲痛者,她其实可以得到有效的社会帮助。孩子们对于她,也许比她想象的还要理解她呢,如果在她的同龄人中,她可以得到支持,是不是也会缓解很多情绪?
咨询师提到孩子未来会面对放假回家,跟悲伤的家人相处。这一点我也觉得咨询师走得比较远,我自己都没想到孩子未来要面临更加难受的局面。也许这个会让她更加压抑,咨询师的及时提醒非常好。
当来访者宣泄说“为什么是他?”咨询师说“是啊”语气是同样的深深的无奈与遗憾。这回答实在太妙了。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比这两个字更适合的字以及比咨询师此时此刻陪伴的语气。
这场模拟咨询师和来访者都表现得特别棒!我也是第一次感觉:只有共情,积极关注,倾听就可以做得如此棒!
同时我也在想:除了跟两位都比较优秀的因素外,跟这个案例本身是不是也有关系?因为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实际生活中,悲剧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文学悲剧也基本上可以流芳千古!连孩子的绘本都是如此,比如宫西达也的绘本《你真好》,我读的前三遍,就哭了三遍。这个案例,就是悲剧,那么小的花朵夭折,谁都会受不了。
还有一个问题:咨询师如果自身很敏感,很容易被打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咨询是难做呢?还是更容易做?
今晚的咨询师,用她自己的话,就是在那个当下,根本就没考虑技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这种卷入,是推进了进程。我又想到了那句话:“倾听说到底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对人的态度,对他人关怀、接纳、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咨询师应该是对人尊重,所以不管是倾听,共情还是积极关注,才会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吧!
关于敏感和敏感力,敏感力是由心理咨询技术、诊断理论、经验、个人特质等构成。我在思考:敏感转化为敏感力的路有多长啊?
最后把其他同学的思考和闫老师的回答粘贴在这里做备忘录:
1、咨询师担心她回去了依然难受可以主动给电话吗。2.这个忧伤来访者得到了共情来访者主动要求要电话呢
闫老师回答:1、不可以。但可以给来访者办公室电话,并告诉她,如果有危机生命的时候,打电话给咨询师2、给办公室电话
闫老师:这个案例当中,后续很可能处理到,来访者看到了妈妈的坚强,妈妈一定比孩子眼中的那个妈妈坚强得多
另一个学员:。问:后期的案例处理方向:1,在来访者与弟弟的感情处理上能不能用催眠的方式引导出来访者的情绪2,来访者与妈妈的感情上,用催眠的方式让她从对妈妈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闫老师:这两个方向以及方法都非常棒。尤其是考虑到了后期的处理。情绪反应属于认知,但是我们不能立即处理认知,而是应该先接一下她的情绪即共情,然后再处理,这是大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