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开启一段新知。一直以来都想写作,写出好文章。看别人写的文章总觉得还好,感觉自己也能写出,但动手写的时候常发现脑子空白,不知道如何下笔,以前以为是自己练笔太少,后来发现是自己阅读,积累不够,因此写得时候觉得不知道写什么。
以前看得都是虚构类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基本以即时满足享受为主,看完一遍,不愿看第二遍。今年以来,我开始大量阅读非虚构类作品,以实际需要为主,我阅读了育儿书籍,指导自己如何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思想混乱和人到中年的焦虑期,我阅读了好些心理学书和平复焦虑的著作。仔细想想今年的焦虑尤其严重,主要是工作上没有目标了,体制内很多时候不是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办到的,只要熬时间,缺乏目标与进取心,自从调离乡下,人生突然间失去目标与方向,以前一直渴望进城,目标达到后,一时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近两年总感到空虚与不踏实,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新方向,价值感与存在感太弱,荒废了好一段时间,看小说、刷手机,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练了大半年的瑜伽也没有坚持下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陪伴儿子的时间多了很多。
这个五一假期对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看了一些时间管理的书籍,知道了时间的珍贵,如何规划时间并没有方法,昨天突然发现了“早起”的重要性,早起到上班这段时间是可控的高质量时间。其它时间对我来说可控的质量不高,大部分时间我不能自控,单位上时间上班,下班要陪儿子。只有早起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可供沉浸式学习,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我可以用这个时间写作,写读书心得,写感灵等等。
经过近来大量的阅读,我发现有了所谓了碎片化的写作灵感了,灵感来了,往往能一气呵成,这样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进而体悟到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不但写不出文章,就算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干巴巴的,既没思想与没深度,全然的无病呻吟。
人的优秀是因为付出比别人多。早起很难,正因为难,这也就是你与大众拉开差距的地方。最主要的是要坚持。
在时间管理上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坚持每天写五百字上以,对目标进行分解,要有日、周、月、年计划,签于我是计划小白,目前我打算只做日、周计划,计划包括一星期看两本(一本精读,一本泛读)与写作不少于五百字,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早起6:30逐步提前,以21天为周期达到80%即为合格,为计划留有空白,便于达到目标,增进信心。
每天早起后首先总结昨天工作,列出时间清单,再给予总结评价;再计划当天工作。以后还要学会每周的总结、复盘。做每个月的目标,拆解目标至每天。
接下来我要看的书《睡眠革命》,找到自己的睡眠周期,助力早起。晚上早睡,不熬夜。
阅读以用为目标,实践不了的书看再多也无用。精读的书,要做笔记,写书评,在实践在如何指导自己。这是一个闭环流程,从输入到输出,加深认识,内化到自我的知识系统中,成了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周二晚开始计划本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