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听电台,从声波中偶尔听到一部电影的名字——桂纶镁的《第36个故事》,于是抽空在午饭后在地铁上将其欣赏完。
影片中主人公朵儿辞职后在台北开了一家接待“沙发客”的咖啡馆,沙发客可以在老板打烊关馆后自己上锁窝在沙发上躺在摇椅上轻松的睡上一晚。我曾也希望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自己为其命名,放上几首民谣做背景,配上文艺的装潢。加上点单食谱上的名字,让人不曾想起这是一杯咖啡而是一段故事。可是馆名还没想好就不敢继续往下意淫了。而朵儿辞职和她闲赋在家的姊妹蔷儿按着自己的意愿经营着这家《朵儿咖啡馆》。
从小被抽签决定其命运的长大,朵儿读书,蔷儿环游世界,稳定的安家乐业一直是母亲想要的对她们规划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小时候,也是从小灌输着“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指导方针,环游世界是财务自由的小资们才能做的事。于是乎,小升初初升高,高中毕业上大学。而后呢,大学毕业父母们期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与之结婚生子,晚一点都要说等老了胳膊没力气儿都抱不动孙子了。这便是大多数年轻人一生的前三十年。
咖啡馆里生活的快乐姊妹花却不一样,她们想着法儿宣传吸引人们前来品尝《朵儿咖啡馆》的咖啡和甜品。“以物易物”便是不经意间萌生的奇妙想法,蔷儿想着:海芋换泰文食谱,食谱换骨瓷……换汽车,她的心中总有一杆称,想把手中的木马交换成街上飞驰的汽车。朵儿也有一杆称,她对每一件事物都有心理价值的衡量,乐谱换歌声,肥皂换故事,最终她被群青的35个故事换走了35张手工画。也因此,《朵儿咖啡馆》成为了台北的package。她们俩也终于易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蔷儿要攒钱,朵儿想环游世界。故事也在此引出了第36个故事——朵儿与群青。
你想用什么来换取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呢?或者,你连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都不知道。恰巧昨天在梅溪书院,法国著名儿童哲学绘本作家奥斯卡•柏尼菲先生分享他眼中的儿童哲学,其中和小孩子们的家长交流到所抛出的问题,关于从小想成为谁到对现在所处的生活的改变,被问到的一位年轻女性哑口无言。我们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怎样对现有的生活方式做出改变。
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过。
阅读时突然看到这样一段话,就特别激动的想要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然而,是什么呢?自己却并不清楚。真佩服朵儿的勇气,毅然的辞职开起了咖啡馆,也欣赏蔷儿的主动,说起故事换到姐姐梦寐以求的巴哥挂饰。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就主动勇敢的去获取吧,哪怕是交换,哪怕是“以物易物”。我们可以用努力与坚持,换来每天的五公里;我们可以用金钱与汗水,换来期待已久的演唱会;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付出迎来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橘子洲草莓音乐节上看到朴树,他还是那个拘谨真诚的大男孩。曾经的他火遍大江南北后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干嘛。如今他又是那个且听风吟的New Boy。愿我们能遇到那个愿意与你交换故事的人,延续我们自己的故事。也愿我们的时间能浪费在把生活过明白上,将生命虚度在美好的事物上,终其一生,寻找想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