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板
V1.0 建立开发可视化流程
- 建立只包含就绪、待办、进行中、已完成的可视化基础
- 让一切足够的简单、易懂
- 任何业务部门都能使用的通用流程可视化
V1.1 建立空间甬道
- 如果你愿意可以尝试在早期和团队共创
- 团队会根据当下的想象力展现出看板变化
- 甬道代表了不同的角色的工作流动
- 是否所有的日常杂项都应该上板?
V1.2 频繁发布识别瓶颈
- 团队发现一张纸写了不同的东西会无法区分
- 各类颜色混杂无法理解
- 没有更多手段来在有限空间展现信息
- 站会是否开始变的无聊?
- 同步信息是否开始像流水账?
V1.3 引入需求启动排序
- 产品和研发的路径无法在视觉上连接
- 工作项没有节点和排序的概念
- 引入用户故事地图来进一步升级需求的概念
- 不同的角色像是被强行放在了一起
- 我们真的需要去关心上下游在做什么嘛?
<div STYLE="page-break-after: always;"></div>
V1.4 建立需求到开发过程
- 从视觉层面连接需求选择精化到开发的过程
- 对业务流的概念进行澄清
- 现在我们至少知道我们的需求是怎么来的了
<div STYLE="page-break-after: always;"></div>
演化板
V2.0 物理上板&工作项区分
- 购买第一块板芯良好的白板
- 可以使用美纹纸来隔离流程,避免被擦掉
- 观察哪位站会参与者在这个会上眼神游离
- 观察哪位站会参与者在这个会上无所事事
- 观察哪位站会参与者想逃离这个会议
- 试着回答,为什么?
V2.1 识别瓶颈&展现流动
- 好在前后端有了高频的互动的场景但这还不够
- 是时候用更让有压力的方式来体现依赖关系了
- 是时候用醒目的红色来逼墙角团队去解决阻碍
- 是时候让团队能够感受有自测和没自测的区别
- 是时候形成更多的好习惯如提前沟通提前开卡
V2.2 完成迭代&回顾改进
- 团队的第一次回顾会议形成了改进事项
- 提供适当的确定性,Nudge更好
- 对完工定义和验收条件、质量左移做更多定义
- 通过视觉系统的升级来降低理解的复杂度
精益板
V2.3 加入LT&实现度量
- 开始使用新的视觉系统来完成新的迭代
- 一次解决不完的就多来几次
- 线下如果熟练了就可以上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