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就越发关注孩子教育。在身边同龄人的裹挟下,逐渐让孩子学习汉字,数学,英语。这个过程既是主动又是被动,毕竟这些都是基础必备的。此外,还断断续续的学了画画和舞蹈。
这几年,家长圈里面又开始流行科学课,steam课,编程课,面对这些陌生的新奇的名词,我既好奇又有点焦虑。慢慢的开始尝试和了解,在初步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是这样的,也发现原来他们不仅仅是这样的。
原来如此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STEAM包含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它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通过动手实操,完美的结合各学科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原来如此,原来所谓的steam课程,所谓的科学课程,不就是把我们以前在学校学的枯燥的、孤立的、抽象的学科知识,通过动手实操的方式,变得生动易理解,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知识吗?
这当然是非常好的,既然可以生动有趣,何必要枯燥。回想起来,其实我和熹宝的日常玩耍中也用到了这些内容。
比如说,我给熹宝买了宇宙大探险手工套装,带着他一起做太阳星系的模型。手工完成,熹宝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排序和特点,玩的兴致勃勃。
比如说我带熹宝到科技馆玩,体验自己拉自己的游戏,她当然不懂得这背后的原理。但如果她以后学到物理中关于滑轮的作用和力的计算,也许会想起这段趣事,更愿意学习。
比如我们前段时间做的熔岩火山灯,其实背后的原理主要包括:水油不相容,小苏打和白醋遇水产生气泡。回想当年我们学化学课的时候,对这些东西只有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就淡忘了。
再比如说一些生活常识:着火了怎么办呀?用水浇灭他吗?有的时候火太大,这种方法并不好。并且一些特殊燃料遇水越烧越旺,比如说酒精。当老师演示了可以用盖子把火盖灭,相信他印象会深刻一些。当然这背后的化学知识就包含了:酒精比水的密度小,会继续漂浮在水面上燃烧。所有的燃烧都需要空气。
原来,steam课也并不神秘,它就是通过实验和运用帮助我们把这些晦涩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好。原来,steam课也并不复杂,它就是我们曾经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美术、工程、计算机知识。
不仅仅如此
如此说来steam不神秘也不复杂,为什么这几年会这么流行、广受家长追捧呢?为什么美国从90年代就把steam课作为国家的重要的教育项目来推动呢?是因为steam课不仅仅只是一个综合学科,只是一个动手项目。
steam课因为有丰富的实验操作板块,能够极大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们真正的热爱科学,热爱工程,热爱物理化学。从热爱出发,再去深度学习背后的原理和知识。
steam课因为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让孩子把这些原理和知识运用起来,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让孩子们能真正的感受到知识的用处和乐趣。也能够让孩子们从实验到应用,从模拟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的扩展对知识的运用。让孩子们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轻松的联系起来,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steam课因为是实验和模拟,可以有无限次的尝试和调整,能够给孩子更多探索和创造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开放的,都是充满可能的。
steam课通过多学科整合的形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并带动孩子全面学习,让孩子们通过感兴趣的学科来带动他不擅长的领域。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动画编程课,把艺术和编程结合起来,用积木块来代替代码,让零基础的孩子们更愿意来参与编程课。
其实,与其说steam是一个课程,更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学习力的教学方法。给了孩子们发挥创意,解决问题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