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导演分两类,一类一门心思钻票房,电影内容只求能抓住观众眼球,故事情节必须高潮迭起,跌宕起伏;另一类为艺术而生,内容极其平淡,看完却能引人深思,就像是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而《路边野餐》的毕赣无疑属于后者。
这种艺术片的排片向来不多,即使今天是周末也是跑了些距离才找到合适的场次,上座率挺高的,能够追着这部影片而来的人,想必都有些“内涵”,起码刚入座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然而不到半个小时旁边的一伙子直接呼呼大睡,这才证实了之前网路上大家所说的,这是拍给文青看的电影,普通观众估计兴趣不高。
可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却有了不同的感触,《路边野餐》以其说拍给文青们看,倒不如说是拍给“乡人”看。在这里就不再去讨论与发展情节高度契合的诗歌,也姑且把被各大网站夸大的长镜头放一放(虽说40分钟的长镜头有点牛逼,但着实看得有点头晕),而关于亚热带雨季风貌的魅力相信大家也领略过了。
在这里,想和大家聊聊的是电影的“乡人”生活。
围绕村落的大山,特色的当地土话,满溜达的交通工具摩托,只要是在乡村大山里长大的孩子,一定有着极强的代入感。
乡村的诊所里,老医生拿着旧式收音机在听广播,对于很多80后甚至是90出头的年轻人,童年就是抱着这么一个收音机,买个偶像的带子,听完A面听B面。那个用了一分多钟拍摄的注水画面,装着热气腾腾的高筒水壶,家家户户都曾拥有过,大人小孩大病小病都往小诊所跑,在村子里,没有医院这个概念。
《路边野餐》里出现了一个傻子,会经常神经兮兮跑到工地大卡车上,或是开着报废车自嗨,其实,童年时代也遇过这样的傻子,不管冬天夏天永远都穿着同一套邋遢的衣服,隔几天就会拿着一个破碗每家每户地乞讨,而乡里人对待他,永远是同情过多鄙视。
兄弟不和争房抢地的戏码时常发生。老歪因死去的母亲把房子留给同母异父的弟弟陈升,而对陈升心怀不满,改碑墓,频繁换锁杜绝儿子和其交往……其实对于老一辈的人,那个时候还未实施计划生育,别说是表亲,亲生兄弟姐妹都一箩筐,所以争吵争宠都属常事。
平时娱乐不多,但只要一有就会全村出动。电影里荡麦村一群小伙子搞“流行音乐会”,村里的姑娘“闲人”们,早早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然后相约去听音乐。在现实的村子里,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特别是大过年,只要接到通知,几点开始搞晚会或有演唱活动,必定早早冲完凉,约上自己的同村好友,稍微打扮下就去凑热闹了。
除了“乡人”生活,故事最妙的部分应该是陈升误入荡麦村,在过去、现在、未来平行时空中,遇到了自己死去的妻子和20年后的侄子卫卫,而这也是影片最值得推敲的一部分,“复活”的妻子说她喜欢看海,陈升在最后登船演唱了一首《小茉莉》,算是弥补自己多年以来对于妻子的愧疚和遗憾。
平行时空里的卫卫为什么总被人欺负?我想这也是陈升内心深处所害怕和恐惧的,他担心自己不能保护好侄子。
影片中的配音也恰到好处,陈升带着侄子玩游戏出现的《世界第一等》、后座上响起的《小茉莉》、妻子在发廊给陈升洗头远处传来的《挪威的森林》,这些都给了平淡的剧情添了点味道,而它的插入并不会像《港囧》般故装情怀。
最后温馨建议:想要认真去品味这部电影的文青们,千万别带对此毫无兴趣的男/女朋友一同观影,不然极有可能出现今天我在影院中看到的那样,有个姑娘带了男朋友去看,结果看不到一半就睡觉了,当然,如果执意要带,必定让他完整看完。有句俗话说得好,自己选的电影,哭着也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