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坚持练习写作这么久,你现在有自己固定的写作话题了吗?你还会为自己该写什么发愁吗?自从前几天开始重新把写作练习捡起来,我又重新陷入了一种不知改写什么的困境,但经过这几天的练习加反思,我终于很开心地总结出自己该写什么啦,借此分享给大家我的思考,希望我们共同讨论呀!
一、为什么原先不知道?
其实我们读看到过很多告诉我们该写什么的文章提示,但为什么到自己实践起来,还是觉得不知该写什么,以及该怎么写,对我而言,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1.没有清晰自己写作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便忘记了最初启动某项练习的初心,仅仅只是三分钟热度,所以我们在开始前就应该想清楚我做这个是为了什么,并且要不时地回顾这个原因。
2.自己没有实践经验,理解不透。虽然看到了很多可以写的主题,但因为自己在那些方面缺少经验感悟,又或者与当下自己的重点不太相关,所以理解就不会很深入,实践起来也就没那么轻松。
3.没有归纳总结。当我们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及时对自己擅长的关注的进行总结回顾,就不了解自己更适合哪类主题。
二、解决问题
重新回顾我现阶段练习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实现个人成长。所以,经过这两百多篇的练习,我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当下需要巩固自己的新认知,比如书中获得的新观点,待强化重新理解的认知等;喜欢记录下生活中那些对我感触比较深的事件,比如和家人之间的点滴,参加活动的感受,社交中的感悟等。
三、接下来怎么做
所以,接下来我把接下来我所要写的主题分为三类:
1.巩固认知类:巩固文章中,书中、课程中、会议中的某个知识点,结合自身经历去理解它,达到强化记忆,促进行动的效果。
2.活动反思类:记录那些亲身参与的活动,比如会议、旅行等,把观察到的、听到的、触动到的用文字描述出来,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
3.社交感悟类:记录和家人、同事、朋友相处中,听到的故事,感受到的,反思到的观点,用文字留下这些值得珍藏的回忆。
总之,文字是对抗记忆的很好的方式,也是将头脑中无形的思想变成可视化的载体,值得我们每个人持续练习下去,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