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一只受伤的小鸟在湿漉漉的泥地上,形似麻雀,但翅膀和尾部呈鹅黄色,翅膀折断了一只,露出嫩红的肉,它几度挣扎想要飞起来,却因受伤无力无奈地落下,它也许是不幸从树上掉下来的。爸爸顿生怜悯之心,抱着小鸟带回家。放在阳台外的小纸箱里,又是抹红霉素软膏,又是喂水喂米,小鸟始终不张嘴,口里发出微颤的叽叽声。细心的爸爸把玉米皮撕成许多小条,铺上软和多了,尽量给它一个舒适的环境。它惊惶地看着周围,身体微微发抖。我们只能默默祈祷它能逐渐进食,自度难关。
隔了一天,忽然听到窗外有清脆的鸣叫声,紧接着小鸟也跟着叫起来,两只鸟欢快地一唱一和,刚想探过去看,大鸟看到人影晃动,却警觉地飞走了。一会儿,鸟儿又飞回来,不敢再去打搅了。远远观察,鸟体形稍大一些,也是尾部和翅膀处鹅黄色,叫声清脆悦耳。我们惊呆了,估计是鸟妈妈找过来了。距离救援小鸟的地方有半里地,鸟妈妈是怎样费劲千辛万苦找寻过来的?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小鸟嗷嗷待哺地张大嘴巴,鸟妈妈也张开嘴巴,把口里的食物喂入,喂食完毕,两只鸟啾啾地交谈许久,大鸟才恋恋不舍地盘旋离开。此后大鸟每天探望两三回,不知疲倦地往返喂食,叽叽喳喳地欢愉交谈。小鸟的伤势一天天好转,羽毛也光滑柔顺了许多。全家人满心欢喜。
一天,暴风雨袭来。等我们回到家拉开窗户,箱子也刮倒了,小鸟不见了。赶紧跑到楼下寻找,原来聪明的小鸟躲在了一辆停泊的轿车下面,一点也没淋湿。把小鸟带回家,安然无恙。我们给小鸟换了鸟笼子,让它的视野更开阔。
过了半月,鸟妈妈不再来探望了。我们猜想鸟妈妈是否忙着哺育其他的孩子,或者它认为该是小鸟独立的时候了。小鸟开始吃投喂的熟米粥,也基本痊愈了,一天天长大,身体也强壮起来,羽毛更加光滑亮泽,人去看望时也安然自若。还多次看到它在笼子里展开翅膀试飞,在阳光照耀下,鹅黄色的翅膀分外鲜明。
有天我们给小鸟喂完食,看到它精神抖擞,天气又很晴朗,爸爸提议放飞它。我们打开鸟笼子,试着让它飞出笼,它先是静静地看着我们,抬头看到空旷的天空,仿佛明白了我们的用意。它先是悦耳地欢叫了几声,然后扑棱翅膀,奋力地飞出笼子,只见湛蓝的天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它在空中盘旋了一圈,越飞越高,身影渐渐幻化成一个小圆点,消逝在远处的树梢上……
我怅然若失,却又满是感动。感动于伟大的母爱——大自然生灵的相通之处。鸟妈妈怎么找过来的?是听声音还是闻到气味?我脑海里浮现着鸟妈妈失去孩子时的焦虑痛苦,找到孩子后的喜悦、激动的场景。我联想到人类何尝不应该这样,当孩子幼小时,父母要给于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无条件的关爱。在孩子身心受伤时,更要想方设法弥补,竭尽全力挽救。等到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其独立,锻炼生存能力,适应大自然的选择。
一如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相伴,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渐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成熟。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分离和爱并不矛盾,但成熟的分离,是边爱边放手。因为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将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形态分离出去后,有能力好好生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一朝的分离。这才是父母真正理智的爱。
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像我们发射成功的火箭,飞向那遥远而美丽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