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出版,作者容易进入哪些常见误区?
很多素人作者都是第一次出书,在出版作品过程中,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其实只要第一步迈出去,迈稳当了,后续基本就没有什么弯路了,之后的出版过程也几乎不用自己过多操心了。
而迈出出版第一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规避出版误区,找到适合的出版机构!
误区一:自费出版就是买书号,费用可以很低
事实上:承诺超低价格实现出版,可能是陷阱
在我国,书号是不允许买卖的。出版费用也不是一上来就能直接告诉作者是多少的,这需要看过稿件之后,确定作品能以哪种方式出版,出了具体的策划方案,才能知道出版作品的具体费用。
一上来就告诉你书号多少钱,费用非常低的,那极有可能藏着很深的陷阱。比如一开始承诺的出版费用极低,后期却要什么没什么,让你加钱增项;更有甚者直接给作者假书号的。因此,遇到低价格出书,一定要小心是不是非法出版。
误区二:不管是什么作品,给钱就能出书
事实上:不看稿子就说能出版,小心非法出版
书承载着传播文化,滋养人们精神的使命,优秀的作品才能给人以好的滋养。所以说,出书是一件严肃且专业的事,不是花钱就能随便出。只有编辑们看过稿子,评估稿件符合出版要求的才能出版。
如果有人没看过你的稿子,在不了解作品是什么的情况下,上来就说能出版的,要小心,他可能只给你印几本不能发行的“书”来欺骗你的钱,甚至可能是非法出版。
误区三:不管是什么出版,自己都能直接在国内售卖
事实上:图书发行售卖需要有专门的资质,且作品为国内正规出版物
很多新人作者容易被误导为只要作品出版了,自己就能随意在国内发行售卖,但却忽略了出版方式的不同,作品发行售卖的方式也不同。
比如,国际出版的作品一般是在国际上发行售卖,作品引进回国才能实现国际国内双发行。(我们构建了国际引进出版项目,助力作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作品在国际国内双发展。)
另外,很多作者自己是没有发行售书资质的,需要取得相关资质后才能发行售卖自己的图书,或者找正规发行售书的渠道来售卖自己的作品。
在我们这出书的作者老师们是不用自己寻找发行售书渠道的,我们拥有新华书店、文轩网、当当、淘宝、京东等多条发行渠道,帮助作者老师们上架发行佳作。
误区四:下个月用书,这个月找出版公司也来得及
事实上:出版周期很长,一个月实现出版根本不可能
出书的周期都是比较漫长的,国内的常规出版最顺利最快的至少也要半年起步。出版周期受审校速度、作品类型、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出版。
如果实在着急用书,且不在意出版方式的,可以选择在汇文书联以出版周期相对较快的出版方式出版作品,但即使是出版周期较短的方式也至少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因此,有用书需求的作者要提早计划出版,避免急用书时却已经来不及出版耽误了自己的事情。
误区五:出本书很简单,签不签合同都无所谓
事实上:出版是件严肃严谨的事,签合同可以科学约束出版方与作者两方行为,确保作品出版顺利
签合同可以约束出版机构的收费项目,确保后期没有额外乱收费现象;可以约束出版周期,保障作品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出版;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作品版权归属,保护作品版权。
与此同时,签合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作者及时交稿,及时与编辑沟通稿件细节,以促进作品更顺利更完美的完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