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搜索“如何做选择”,会看到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如“文科生如何选择专业?”“如何选择体制内外的工作? ”“大学生如何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做理性选择 ?”“如何选择刚需房?”……
可以看出,我们这一生,总是在面对各种选择,在每次选择时,都会有很多疑问。
年轻的时候,我们太稚嫩,不知道怎么选。
中年的时候,我们顾虑太多,不敢轻易选。
年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间用来后悔,那些曾经没被选择的路,都充满了未知之谜,总会被假设是最好的。
就像我的父亲,总爱在聊天时说:“我闺女就是运气不好,毕业的时候赶上金融危机,后来也没选对,被耽误了……”语气里满满都是遗憾。
但我对父亲的这个看法,截然相反。其实我最自豪的,恰恰是自己的选择能力。大学毕业十几年,考研、跳槽,在每个人生重要的岔路口,不论面对多困难的环境,我都做出了相对成功的选择。
2006年,我开始读研。在此前,我用了两年时间反思方向,又用了两年在职考研。读研期间,我进入全球500强外企实习,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上市公司,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2年,我决定转行。放弃了上市公司中层管理的工作,放弃了数个看似风光的offer,经历迷茫期与自我怀疑,最终找到自我定位,成功转行互联网行业。
后来这七年,我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正是这一次次更好的选择,让我能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最终成长为一名还算优秀的产品总监。
回首我的每一次选择,无外乎都是由以下三步构成:
第一步,在选择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站在一个岔路口,面前有很多条路时,如果知道要去哪里,就能选对要走的那条路。
比如最近刚结局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苏明玉之所以能成功逆袭,就是因为她一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想成为什么。
然而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所以面对选择很难做出决定。所以,明确目标就成为我们选择时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曾用了两年时间,去挖掘我的兴趣点,作为以后职业发展方向。结果在工作中,逐渐发现管理学于我有莫大的吸引力,于是做出了考研选择。
这个职业目标,就像一座灯塔,在每个夜晚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帮助我战胜了在职考研过程中的孤独和疲惫。
明确目标的过程,大多数很艰难,或很漫长。有时候,我们需要暂时停下来,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行进,但不管哪种方式,不管快慢,我们都需要独立思考,找到内心最在意的事。
第二步,在选择过程中,分析内外部因素,找出相对最优选择。
确定了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对自我做一次全面、客观的评估,同时想办法获得尽可能多的外部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有助于评估目标是否有的放矢;二是辅助我们实现通往目标的路径。
我在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前,仔细做过内外部因素分析:
我没有专业的互联网产品经验,不懂技术知识,不知道怎么画原型、做流程图。大龄未婚未育是硬伤,曾经的多年中层管理经历也成了劣势。
但我有硬件行业产品经理经验、教育软件和工业产品的项目管理经验。我具有用户导向的思维模式、复杂的多项目管理能力、快速学习能力,这恰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
再说说行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知识迭代,快速实践,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于是我做了转行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选择。这是在当时内外部评估后,我能做出的相对最优选择,它让我在互联网行业实现了第一块敲门砖。
第三步,在选择后,积极行动,掌控选择的结果。
我在选择目前的公司时,也不能确定一把年纪进入初创企业是否是个好的选择,但我很想尝试创业的过程,想追求更多的成长。
说起我的加班史,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然而这都不足以打动大家。反而是下面这件小事,经常在公司聚餐时被同事提起。
话说有位同事未入职前,在和猎头沟通时,听说:“之前有个姑娘,入职第一天拖着行李箱报到的,中午就和老总飞深圳出差了!”
故事里这位姑娘就是我。每次说到这时,我同事都不吝于表示她当时被吓到了,问我是怎么想的,一个陌生的公司,一个陌生的领导,还没入职就被通知第一天出差,怎么就不害怕呢?
我做出了加入创业公司的选择后,就处于一种打鸡血的状态,所以接到让我入职当天出差的通知时,我就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也正是这一次出差,我的态度以及在过程中体现的专业能力,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被老总认可了!
所以说,选择只是一个起点,选择后你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才是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因素。
选择后,如果能积极主动,不畏不惧,迎难而上,即便本来是差强人意的选择,也能转变为一个成功的选择。如果消极倦怠,畏缩不前,无所作为,即便是人人羡慕的选择,也会面临失败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选择的方法论:每一个好的选择,都是由明确的目标、充分的内外部评估、正向的态度和行为层层递进形成的。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选择,或者不知道怎么选择才能让自己不会后悔,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我的方法论。
选择这件事,其实真没那么复杂。我可以通过这三步方法,跨越迷茫,在一次次选择中不断突破。你也可以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