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江生态 共筑绿色未来

什么是鱼类?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鱼类?

8月4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土湾街道和顺茶馆内热闹非凡,近4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参与长江生态保护公益活动。重庆梁滩河改善计划项目小组通过科普讲解、互动问答和手工实践,向孩子们传递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重要性。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四大家鱼”和长江鲟的保护知识,还亲手用扭扭棒制作“创意鱼”,以实际行动呼吁公众守护母亲河。

01

科普课堂:从知识到行动

长江里的鱼宝宝和人类一样需要干净的家!”活动现场,项目讲师以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长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通过图片和视频,孩子们了解到“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生态作用,以及长江鲟等濒危物种的生存困境。讲师特别强调公众参与保护的关键措施:不向长江丢弃垃圾、拒绝食用野生鱼类、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原来我们的小行动能帮助这么多鱼!”一名小朋友在互动环节高声说道。

02

小手创鱼:用艺术传递保护理念

科普课堂后,孩子们在讲师指导下,用彩色扭扭棒制作形态各异的“小鱼”。一条条充满想象力的“扭扭棒鱼”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家长们也纷纷加入艺术共创的队伍,他们拿起不同颜色的扭扭棒,或制作彩色小鱼,或制作鱼尾。最后,再把这些小物件,串联在一起,变成一组漂亮的挂件。

03

孩子感言:争做长江小卫士

我今天才知道长江鲟快消失了,以后我要告诉同学不能乱扔垃圾!”9岁的轩轩认真地说。6岁的朵朵则承诺:“我和妈妈约好了,下次去江边要带垃圾袋捡塑料瓶。”孩子们的纯真誓言让在场家长动容。项目组表示:“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保护意识深入家庭,最终影响更多社会群体。”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堂生态课,更是一次生命教育。当孩子们举起稚嫩的手承诺保护长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的希望,更是当下的行动力量。守护长江,需要从每一代人、每一个家庭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