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名师李祖文老师的一节绘本课失落的一角。经典的绘本课,我看过窦桂梅老师讲的大脚丫跳芭蕾,我爸爸,窦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主题的提炼让我们叹为观止,可望而不可及。
每周我们都会一起读一个或几个绘本故事,根据故事的长短时间等情况而定。我觉得绘本故事一个人读和一些人读,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些人读可能更有趣,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更意味深长,我们从故事中收获快乐,做人的道理。
有时我也会想小学生读绘本故事会不会过于浅显,我们也知道有的绘本故事是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咀嚼和阅读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在读的时候除了开心的大笑,多多少少有点收获之外,是否还能再做一些其他的?
看到李祖文老师的绘本课失落的一角之后,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我们是可以做的。
这节课大概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用动画的形式看完了,这本书没有文字,只有画面。一个缺失了一角的圆,慢慢地向前滚动。走过了河流森林高山历尽了千辛万苦一路上交了许多好朋友。找到了与自己匹配的那个角。完整的圆,继续向前滚动滚的很快,他的朋友也都不认识他了。他感到很伤心,于是他又把那个角轻轻地放下了,找回了原来的自己找回了丢失掉的快乐。我第一次读懂了这个故事,对这个故事有点触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完美的生活,但是完美的生活真的就快乐吗?不得而知,因为还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得到,我们还在追寻完美的路上。
看完之后李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你还记得什么?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种设计会让学生养成读书的时候认真的习惯。而全神贯注的聚焦会让他们思考有心灵的触动和发现。
设计的第二个环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我们如果向没有听过这个故事的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我们该怎样来讲述,你们小组决定谁来讲述?
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也很好,第一锻炼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合作的能力,第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第三,我们听故事为了什么?这个故事感觉很好的时候,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写作文的时候希望写具体拉长篇幅,而讲故事的时候又希望把长长的课文浓缩概括出来,这两者其实都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