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大意是说,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杞柳,仁义好比是杯盘;使人性具有仁义,就好比是用杞柳制成杯盘。”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如果说是伤害杞柳的本性去制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使其具备仁义吗?带领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一定是你这种言论。”
人心人性真的需要进一步学习,离开此项实际去学习管理学习未来生活,确确实实不是合格的更不必谈什么稳妥了。我个人觉得人性是善毋庸置疑,不过如何做成品牌众所周知大家深信不疑成为作品产品品牌“杯盘”?当然是符合人心人性的材料做成的才行!也就是“杞柳”材质,最为稳妥。如此这般,让人性充满了仁义的光辉,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正确的方向,而且是集思广益众志成城都属于传统文化正能量。
不由得想起大学时候,同学们辩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为了赢得比赛双方都是沿着对方观点的极端走。像极了现在的很多成人,原本不应该的年纪,却做着连孩子都不屑于关注的事情。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校社任重道远啊。
至于不同的结论,那显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人性中性词,还是其它的观点我都会不置与否。不符合人心人性,无论是中空还是实打实,只要是损伤了人性仁义,强行打造“杞柳材质的杯盘”,哪怕是高档的生活用具生活用品,还是其它更加有价值和用途的人力创新,都应该是可以预知并可以推演讨论的吧?用孟子老仙师的回答,把杞柳硬性砍伐下来做成杯盘,无论是直线曲线,都不会是多么良善行径。
孟子当然反对他的说法,因此讲:依你这样说,你把杞柳树砍下来做酒杯,是顺着杞柳树本身纹理性能来做吗?还是改变了柳树原来的纹理做成的呢?言之有理,是因为临时来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倒是成就了一定的进步、成长之后,我们都会最终明白,长远来看也得是分得出轻重缓急直到符合人心人性这个实际。
人之初,性本善。人心人性,活了一段时期、半辈子、一辈子,有情有义最是幸福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