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是两千多年前渔阳郡,是几经历史变迁史书里的文字和古城墙上斑驳的印记。春秋战国地属燕国,汉朝初年置狐奴、安乐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为顺州。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置归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改为顺义郡。顺义之名由此出现。唐末仍为顺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降顺州为顺义县。清雍正立六年(公元1728年)直属京师顺天府。民国三年,属直隶顺天府。民国十七年改属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通州专区。1958年3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3月撤顺义县,设北京市顺义区。你如果在百度地图上搜索“顺义城墙”,就会把你带到顺义西北的这一段残垣,背面已用青砖修砌,大概是为了防止旧土墙风化和倒塌吧。这段城垣,也是考证古顺州城地理位置,以及古代城墙建筑的重要实物。
玉幢金马是位于顺义旧城中心的一座石幢,也是这座老城的标志,形如石塔,亭亭玉立于旧县城十字街中心,端庄峻秀,工艺精致,图案生动,外观华丽。石幢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高约三丈有余,幢身华润如脂,四周缀以铜铃,幢身雕有佛像蟠龙莲花等各种图案。上有两层,第一层雕有佛像,上覆荷叶宝盖。 上两层各由6根盘龙玉柱支撑,顶盖各角挂有铜铃。
志书记载:“一柱插天,八角环绕,石坚而色莹,望之亭亭如玉,四盘撑以盘龙,刻以狮象莲花佛座,上覆荷叶宝盖,旁缀金铃,风动玲然有声。”清康熙时顺义知县韩淑文写诗赞曰:“白玉撑天达四衢,当年玉马驾云车。千秋底事穷难究,前代文章入献书。”黄成章作诗赞石幢曰:砥柱撑天映碧空,掷来蓬岛一仙峰。峻嬴华表栖中镇,挺塞孤屿抵四冲。壁嵌虬龙邀暮雨,顶悬镛铎响晨风。最怜盘踞临雍泮,玉笔纤纤点序宫。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所著《昌平山水记》对顺义石幢有精到记述:“城内四逵之中,有白石幢,每方广二尺,高三尺,又上重之八角,各高二尺余,刻狮象海马之形,又上为十二栏杆,为千叶莲座,又上渐狭渐圆,中石心一圈刻佛像千尊,外石柱各六,各盘狮虎四距,又上竹节小梲可三尺余,又上荷叶宝盖二尺余,四门城楼仅与基址平,遥望之层层如云中麾幢也。”后来在石幢原址将石幢予以复建,设计的主要依据就是顾氏的这段文字。石幢底座是一棱形石盘,周遭雕有纹饰,十分华丽。底座向上略缩,上为石檐,石檐往上是一八角菱形石柱,表面雕刻八大金刚像,金刚顶盔贯甲,袍带飘逸,威风凛凛。石柱上亦有石檐,石檐周遭刻有莲花。石檐向上又一圆形石柱,下亦雕刻莲花托瓣。柱上是有名的“千佛囤”,约六尺高,上面雕有各种姿态的佛像,佛像神情各异,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共有千尊。千佛囤周围是八根石柱,棱形,每隔一根石柱上盘有一条龙,龙首向下,生动逼真。上面是两层盘盖,周围雕有树木花草等纹饰。向上又一石柱,比千佛囤略低,周遭又有八根棱形石柱围住,石柱上有檐,石檐上仍有精致雕刻。顶上是叠加的两个球形的圆石,宝蓝色,整个建筑造型异常精美,结构严谨。因石幢上雕有佛像与金刚神像,又裸露在外面,被当地人称作“有神无庙”。
在人们的意识中,造城,必要有镇物,石幢即为镇顺州之物。顺州临潮白河,潮白河时常发大水改道,这座石幢下通海眼,即为镇住潮白河的。旧时,每逢春节、五月节、中秋节,四街的商铺都会在石幢上披红挂彩,以示庆贺。正月十五灯节,人们还要在石幢周围围上木架,外边用蓝绢绷好,里边放上蜡烛,从外面看蓝莹莹的。幢身上挂九莲灯、走马灯。走马灯有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等。平时,县城内外有人有病或是遇到难办的事,会在夜里拿着供品,到石幢烧香祷告,祈求神佛保佑,祛病消灾,逢凶化吉。每天天没亮,打短工的人们就会聚集到这里。春季,家家打墙、脱坯、抹房,人们会拿着铁锨、坯模子、抹子等工具;麦秋时割麦,人们会拿着镰刀;夏管时,人们拿着锄头;大秋时人们拿着镐头、笊镰、镰刀等农具,甚至有铧犁、马车等在这里,等待雇主的雇用。1937年7月29日凌晨,驻顺义保安队起义,向住在顺义戏楼和文庙东守备队的日本兵发起进攻,经过一场血战,保安队打死日本兵20多人。次日中午,日本人拉来许多大炮,架在石幢周围,准备炮轰顺义县城。后经人斡旋,顺义人民才免于一场灾难。抗日战争后期,一次八路军攻进县城,守卫的日本兵仓皇逃窜,后从张辛调来坦克,向顺义城内开炮,石幢东南角基座被侵略者的炮弹炸坏。在石幢北,曾立有一通石碑。上写有“生在河东,倒在河西”字样。笔者查阅资料,据《水经注》载:沽水(白河),南经安乐县故城东,俗谓之“西潞水”。安乐县,即今衙门村,在顺义县城西约5里处。可见,旧时白河在今城西,自然石幢就“生在河东”。千百年来,沧海桑田,白河多次改道,到了现在的位置,所以,县城又到了潮白河西。因年代久远,这通碑早已不知去向。
随着经济发展,石幢周围常有汽车过往,因街道狭窄逼仄,汽车经过石幢时经常发生剐蹭。石幢周围都是店铺,拆迁所需费用巨大,难以完成,只好把石幢拉倒,所以“倒在河西”,时间是1953年。石幢拉倒后,组件就堆放在西门内旧戏楼前。1991年,顺义县政府为弘扬传统文化,在原址上复建石幢,石幢现仍矗立在旧城十字街中心。
沿石幢往东走50米,有棵古树,据说清朝就有,距今110多年了。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活到百岁的不乏记载,甚至活到150岁以上的也不罕见。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岁开外,而且还能读书行医。而今,又有多少人颐享天年,活到自然寿命活到的年龄?
米各庄
米各庄村建于明代,因盛产小米、谷子而得名
杨家营
明初山西移民在此建村,因姓得名杨家营
杜各庄村
始建于明代,因杜姓人在此定居,故名杜各庄
窑坡
此处地势多为高坡,清康熙年间,山西移民到此落户,多年来已开窑烧砖为生,由此得名窑坡。
北兴村
北兴村成立于1948年11月,因居城北,故定名为北兴,取兴旺发达之意。
沙井
明代从山西移民至此成村,因村南旧有水井而得名。地势平坦,昔为沙荒之地,土壤为潮湿土。平均海拔 28米,高差1.2米,地下水埋深约2米。村域土地位于小中河东西两岸。
石门村
始建于明代,因村西有一石门为过往通道,故名石门村
梅沟营
明代年间,因村西有一草煤坑,后来采用谐音称梅沟营村
望泉寺
明、清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来了张、王、刘、路四大姓兄弟四人,行至此,发现有清泉一眼,风水极佳,遂在此建庙一座,起名望泉寺。并寄居于此,逐渐生息繁衍开来。
河南村
该村始建于辽代,因位于潮白河南岸故得此村名。村内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潮湿土,平均海拔30米,高差6米。
吴家营
唐代曾有军队在此安营扎寨,与李桥镇的头二、三、四营南北排列,本村为第五营,后发展成为村落。
庄头
清光绪年间,皇粮庄头在此居住,后繁衍成村,村名由此得来。
军营
军营村建于明代,因驻军扎营得名军营村,村内有国家二级古树一棵。
沙坨村
沙坨村建于明代,原为一片荒沙岗地 ,四周较低,村址建在高埂上,村南有一个大沙包,故名沙坨,旧属大兴,1941年划属顺义县。
塔河
元延佑三年(1316年)已见村名,称塔河社,固地处小中河西岸,村西南曾有一座塔,故名为塔河,抗日战争时期曾化名“高米营”,村东有一古槐,树龄300年左右,高5米,直径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