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教养孩子上的烦恼,都来自自己跳不开固有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这个影响甚至会体现在孩子身上,无形之中,使孩子也形成和父母一样的某个特点。
生活在控制型家庭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见,总是试图突破家长的限制,甚至需要惩罚才能停止。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使得控制型的父母更加抓狂,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主见和不断突破是一种挑战,会使自己失去对孩子的掌控权。
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是,这种家庭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讨好者”,他们完全不在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他们只希望父母高兴。
如果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和性格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在教导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他就会更快发现导致状况出现的原因,同时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补救。
这不仅有利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指向,甚至能影响到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从亲子关系,反省到婚姻生活中的一些联系。
因为即便是成人,也并不一定能真正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什么需求能实现,什么需求只不过是自己欲望的投影,甚至是自己童年未被正视的需求。身为父母,是更需要不断学习的,不断了解自己,不断了解孩子。
只有我们自己先成长了,对自己有了较为准确的自我认知,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勇敢面对缺点,才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处事,才有可能改变我们和孩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