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丙子月庚辰日
坚持五行学习写作第32天,我们来做个小结。
五行本质讲的是关系,五就是指的五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行是指的五种元素生克关系形成的动态规律。
生、克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生克的过程中要讲究时机和方法。最简单的例子:当孩子饥饿时妈妈给他们吃东西,则为生的时机合适,双方都会比较舒服。而当孩子自己不饿或者是感觉已经吃饱了,妈妈若基于自己的经验,认为吃的少,营养不够,要么哄着孩子再吃一点,造成孩子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要么强制孩子必须吃,孩子反抗闹情绪,妈妈也很生气,这就影响了关系。所以我们强调生之核心在给予,给予之道在时机,待其所需所急而予之,则为吉。
五行规律的总结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日常的生活,而生活本身却高于五行,所以我们要基于生活去体会这些规律,明白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能够阴阳两面看待人事物,能够接纳事物本源的存在规律,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的每一份际遇。
前面我们把金、木、水、火、土分阴阳后的十种状态都简单做了介绍,他们分别是高大的甲木、温柔的乙木、热情的丙火、执着的丁火、憨厚的戊土、低调的己土、仗义的庚金、完美的辛金、洒脱的壬水、机灵的癸水。
这十种状态就是十种类型的鲜活的人物,有各自特点,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比如甲木的人讲求高大上这一特点,有人喜欢,认为有高度,有远见,有追求;却有人觉得假大空,不落地,不扎实。也就是这些本能的感受产生了我们最基础的认知,才有了我们各种的喜欢和讨厌。后续我们会通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故事情节”更细致讲述怎么运用五行关系认知自己,相处他人。
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但是在我们按照这个顺序读的过程中,常有人纠正说应该读金、水、木、火、土。
如果清楚了五行生克规律,就知道两种读法都是没有问题的,金水木火土是按照相生的顺序,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而金木水火土的读法,金克木,水克火,土居中央,也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体现,而且《黄帝内经》和《笠翁对韵》里也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记载的,所以我们也形成了读金木水火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