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怨以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意思是说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静无为的道德来应对。后来《论语宪问》中又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那么用什么回报善行?应该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我理解老子是说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不用理他就好了,不用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其实也就是反对冤冤相报,而不是说你对我不好,我还要主动去对你好,也就不存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疑问。孔子的"以德报怨"和老子的"报怨以德"的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报怨以德也反映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无为。而以直报怨则是有意为之,有为。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一种超凡的大胸怀,大智慧,大慈悲。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静无为的道德来应对。海纳百川,并不因川的大小,川的来源,川的水质而有所分别,只是静静地在那里默默地接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清静无为的道德。这种清静无为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智慧,因着其无分别的接纳,江河百川方可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因着其无分别的接纳,才有自己的浩瀚无垠,博大精深,这就是成己达人的双赢智慧,看似无为,实则大为。

大智慧必生大慈悲,清静无为也是一种意味着毫不评判的全然允许,全然接纳的大慈悲。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有限的见识永远无法穷尽无限的智慧。人们所有的评判都只是自己所看到的,甚至只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对自己有利的,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并非真相。真相掌握在上帝手中。尊重所有生命存在的方式,慈悲为怀,喜悦众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言下之意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这看似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一种交易,不是老子所说的德。老子还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可以看出老子倡导的是德被四方,从而达到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诚信,而非人为地强制、追求公平,而所谓的公平只是人的短暂认识而已。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德懿天下,普世无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聊到老子的“报怨以德”,一定要先聊一聊孔子的“以直报怨”。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湘里阿龙阅读 2,200评论 2 7
  • 以前读到以德报怨,只觉得有人若真的能做到这样,这人真的好大度,并没有去想以德报怨要怎样去做,后来又读到《论语》中的...
    敏淇凝瑞旗袍阅读 417评论 0 1
  •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完成《影响力》第二章互惠。通过之前的阅读,我们了解了互惠原理的第一层意思:给予。先给予他人恩惠,...
    cityiceland阅读 432评论 0 0
  • 坐车,窗外的风景就像瞬间的心情--静立在原地却一直在向与目的地相反的方向前进。
    萌绘阅读 154评论 0 0
  • 今天早上天空飘起了雪花,地面逐渐变的泥泞,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污浊的空气也得到了净化,但是我的心情却无比的沉重,明...
    天天向上_e9c8阅读 1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