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注册公众号时,看到很多公众号的末尾都有“打赏”功能,也有相当一些人受到或多或少的打赏,很是羡慕,觉得这也是对人们勤劳汗水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有精神上的收获,还有物质上的激励,动力会更加强劲。我心里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心——我也要通过写作得到我应该得到的奖赏,当然包括精神和物质。
后来听说“打赏”功能是微信公众号团队根据你的创作时间和数量来提供的。为了更快拥有这一权利,基本上每天一有空,我都会琢磨着我今天该写点什么,坚持不中断,不停止,我害怕稍微一松懈,人就会懒惰,理想就会虚无缥缈。所以,如果那天的教学工作不是特别繁多,比如听课,评课,开会等凑在一起,我基本上还是做到了每一天都更新。因为心中始终有一个念想,有一种期待,所以这半年下来,也就写了80篇左右的文章。起初,很在乎关注的人数和阅读量,总希望能够得到共鸣,肯定,赞赏,也曾给一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号投稿,但是都没有成功,多少有些打击,甚至都怀疑自己会不会写作,该不该坚持写作,会不会太贻笑大方?其实我一直相信高手在人间的,只不过有些人比较耐得住寂寞,比较淡泊俗世纷争,没有显山露水而已。这个时候的我,比较急功近利,总想看到成绩,但其实还没有打下根基,哪有枝繁叶茂?
后来,我看到一些爆文,阅读量都是10万以上的,可是真正打赏的人也只不过寥寥几个,打赏几率是十万分之几。于是我开始沉静下来,思考创作与自我的关系。如果是奔着金钱去创作,那么我会输得很惨,我的阅读量最多也就是一百多,按照正常的打赏几率,我不知道是圆周率小数点后第几千位数。所以,我还是不要做白日梦比较实际。同时我也看到一些优秀的原创公众号,阅读量基本都是一万两万的,非常稳定,说明人家有非常庞大的粉丝团,要接受打赏的话,应该是非常乐观。但是人家没有选择进行打赏。这肯定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人而异,不得而知。
现在我想说的是,不管有没有开通打赏,都是原创作者的自由选择,我们只有尊重。但具体到我个人,虽然我现在已经拥有打赏权利,可是我不会每一次都使用这一权利,也就是说,可能以后有一些文章,我觉得写得理想,比较满意,那么我会开通打赏功能,就像以前自媒体没有这么发达之前,希望把文章投到杂志社或者报社,能够发表,将文字变成铅字,变成人民币。写手也好,作家也好,照样要吃饭,照样要逛街,照样要养家糊口,照样要被奖赏。稿费,版权,就是他的工资,他的福利。
但由于我主要的精力是在工作上,写作最开始的出发点是为了充实,提高,完善自我,不让下班之后的空闲时间浪费。所以,基本上我的文章都是两三个钟头就定稿,紧接着排版发布的。所以,都是那段时间甚至那个时间深有感触的体会与认识。我比较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比较依赖于原生态的生活,更多的是写出一个职场女性在家庭与工作,生活与自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那种摇摆,那种觉醒,那种抗争。这种精神力量,很多时候来源于个体的洞察,反省与升华,来源于我三十多年的生命源泉。我只是忠实于我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我的一知半解或许都不深邃,远远达不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深度赞同,我没有办法妙语连珠,字字珠玑,自带精神领袖的光芒,没有办法制造和培养一大批唯你是听的粉丝或是跟随者,这是我个人能力的局限,但是我确实是努力地把处于一个新时代,传统观念又还没有断层的职场普通女性的心路历程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她描写出来,再现出来。犹豫与前进,迷茫与追求,也许是共性,但是每一个个体的体验方式与过程确实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正如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导演,也会改编出不一样的风味。所以,我的写作,也是一条最细小的缝,一面朴实无华的镜子,一扇不加雕琢的门,见证我们小人物,尤其是小人物女性的生存。
我一直坚信,唯人格魅力与精神风采可以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所以,我也是这么来理解,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与意义——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在随波逐流的大环境中,假如他能够追求自我的完善,使自己不断进步,更上一层楼,以自己微小的光芒去影响周围一小小撮人们,甚至只是感动自己,那么他就是成功的,他就是大写的,可以无怨无悔的。我们归根到底,也只是追求心安,也只是追求合上眼睛的那一刻能够瞑目而已。
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那个品牌就是任何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那么我要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光芒,即使微弱到几近不存在,可是他努力过,就不能视若无睹,就应该赢得浩渺星空的一席之地。
a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