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怎样用好AI(1)

为期三天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培训开始了,虽然是远程学习,屏幕有点小,专家口音有点大,听起来着实费劲,但内容与质量还是一流的,很有启发。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技术从未如此平等,但差异依旧存在。

本来第一位专家的讲座内容较为基础,很多东西都不新鲜,但这句话仍让人心头一震,想看看我与她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指南精神:

1.准备课堂教学

2.赋能课堂互动

3.精准课后辅导

4.协同教学评价

5.促进因材施教

专家着重讲了课前、课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围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虚拟助教、深试阅读来展开讲解,其实看到标题就知道这是一个引领式的方向式的,散点讲座,因为每个环节要想讲好都要好几个半天。但也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如:开展互动式教学时,html网页等交互式小程弃的提示词框架:以html形式为骨架,以css样式为衣服,以javescrypc算法为大脑,明确任务与受众、细化功能与约束、确定输出格式。

再如,我们与人工智能有很多次对话,要妙用这些历史对话,一个主题下可以继续进行,甚至分年级形成不同主题,让ai产生连续性思考。专家提到了一个错题本妙用,把每个单元试卷和学生的错题拍照上传,让AI 找出错因和对策,生成后续练习。在期中时,针对以前的错题梳理复习方案,这样的精准化检测和辅导才是真正的减负。

最后专家提到一个用ai 来促进深度阅读,也做过类似实验,但没坚持,也没方向,就放弃了。其实ai用不好,多半不在技术能力,而在专业素养不高,创新意识不足,提问能力较弱的原故。

请看下面的一位老师设计作业时的提示词:

1.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学专家,非常擅长学习评价设计,请你为【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目标,设计一份与之匹配的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2.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学专家,非常擅长学习评价设计,请你为【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目标,设计一份与之匹配的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根据逆向设计的理念,作业设计是紧随学习目标确立之后的关键步骤,先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其核心功能是从"评判学习结果"转向"促进学习发生与改进",通过及时、精准的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差距、调整策略,也帮助教师洞察学情、优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3.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学专家,非常擅长学习评价设计,请你为【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目标,设计一份与之匹配的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根据逆向设计的理念,作业设计是紧随学习目标确立之后的关键步骤,先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其核心功能是从"评判学习结果"转向"促进学习发生与改进",通过及时、精准的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差距、调整策略,也帮助教师洞察学情、优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好!)

具体要求是:

第一步:分析目标类型及其学习表现:先分析目标类型是什么?是指向知识记忆的"要素型",还是指向情感内化的"体验型",还是指向能力综合应用的"融合型"?再分析达成这个目标的关键证据(指学习表现)是什么?

第二步:给出包含情境的作业。先根据第一步的目标类型和证据以及如下对应关系设计能引出这些表现的作业:要素型目标匹配检测性作业(如快速问答、在线测验、技能演练等),体验型目标匹配观察性/表达性作业(如反思日志、小组讨论记录、创意作品等),融合型目标匹配表现性/绩效性任作业(如项目式作业、研究报告、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再创设真实情境,即为作业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做事"中自然地展现其能力。

第三步:给出作业的评价量规。评价量规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评价维度、表现等级、表现描述。如果是简单任务,可给出核查表(Checklist)或评分细则(Scoring Guide)。

第四步:设计反馈形式,包括反馈时机、形式、内容。

学海无涯,前路漫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