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朋友的坎坷情路。
朋友叫潇潇,26岁时仍然母胎单身。这可急坏了周围一圈亲朋好友。我就纳了闷儿了,这姑娘哪方面都不差,还能缺追求者?潇潇说那是因为大家都是这种思维,所以反倒没有人追。我问她心急吗?她说:“桃花开了那么多次,我也想试试花开。”
谁知没多久还真开了朵花,可惜是朵烂桃花。
男方就叫他张先生吧吧,相亲认识的。双方父母也有共同的好友,也算知根知底。要说长相,还真的挺匹配的,潇潇的同学正好和他认识,说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班草,挺受女孩欢迎。
相亲是件尴尬的事儿,而张先生明显经验丰富, 言语风趣幽默,绝不让场子冷下来。潇潇觉得这人可以处处试试。
两人便有了第一次约会。说是约会其实就是约个饭。地点在商场的顶楼,新开的一家火锅店。过程倒也算愉快,张先生表现得十分绅士,很会找话题聊,瞅准各个时机花式夸人。经历了漫长单身生活的潇潇对此十分受用。吃饭临近尾声,张先生提起有个地方的烤鱼不错,下次可以一起去试试。潇潇欣然应允了。柜台买单时,张先生刚掏出手机,潇潇下意识的让了一句:“我来吧。”
张先生笑着说:“那就不客气了哈,下次我请你吃鱼。”
虽然潇潇不认为约会就一定要男生付钱,但也属实没料到张先生答应的如此爽快。心里有点不舒服,不过一会就释然了,毕竟是自己主动提出的。一顿饭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
本以为很快就会第二次见面,结果张先生去外地出差,大约过了一个月,这顿鱼才吃上。点单的时候,服务员问来个几斤的鱼,潇潇说:“我们两个人吃,不用太大。”服务员就给称了一只两斤多点的,又问到:“小吃和涮菜需要哪些?”张先生摇了摇手说:“这鱼也不小,就不点其他的了。”服务员对这个回答似乎有些诧异,看了一眼萧萧,见他没说什么就走了。
潇潇面上不露,心里还是有些无语的。这烤鱼吃的可真够纯粹!这鱼还没吃,竟有些没滋味。
或许是人家的生活习惯不同吧,潇潇这样劝自己。漫长的等待后,两人终于吃上了鱼,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张先生突然就发出了邀请:“我想咱们双方的父母是不是该见一面了?或者让我的爸妈先见见你。”
潇潇略感堂皇,委婉的表达了一下,两人才刚刚相处,关系都没有确立,现在见家长有些过于早了。张先生解释道:“我这样做也是对我们关系的重视,我觉得你特别的好就是把你当做结婚对象来相处的而且父母的阅历肯定比我们要多,让他们也替我们把把关。”
这话听着漂亮,细品却不对,大家都是成年人,合不合适能不能继续难道自己还不能判断?把关又是个怎么个说法?难不成是什么侯门相府,进门前还要挑拣一番?
也许他不是这个意思,是自己想多了。潇潇宽慰着自己跟他说:“我觉得等更了解对方,能够确定自己感情的时候,再去和父母讲,这样更负责任一些。现在还是太快了。”
张先生见萧萧不愿,也没再勉强,只是再三强调,这是对潇潇的重视。
单身久了的人搞不懂恋爱的相处模式。当两个人观念不一致时,潇潇就会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没谈过恋爱而不能理解对方,尤其是张先生在言语间提到别人的女朋友都是如何做的,自己的前女友又是如何做的,而潇潇虽然做不到她们那样,但张先生依然中意她。因为他爱她,爱一个人就是要爱她的全部。潇潇明显是在被pua而不自知。
然而时间久了终会觉得烦躁,这样的情绪向太负面了。尤其在张先生一次次的提及他的前女友们有多漂亮,多温柔,多细致。潇潇感到了厌烦。她每一天都活在自证的环节里,不断的被否定,不断的内耗,然后不断的自我否定。
比如在潇潇和父母逛街的时候,接到了张先生的电话,张先生问她可不可以帮他带一款鞋?是他之前就相中的款式。 潇潇和父母一起去到专柜,结果却没有张先生的鞋码,潇潇便和他打电话,说明了一下,谁知张先生反问道:“不可以让他调货吗?直接寄我家就行。”
不舒适的感觉又来了,柜姐告诉潇潇这一款目前已经断货,实在是不好调配。电话里的张先生表达了失望以及他的不开心。潇潇听着很不是滋味,感觉好像是自己做了错事。
唉!这样的恋爱还不如一个人来的自在。可家里却十分看好他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关键是都到了结婚的年纪。
算了,两个人在一起肯定要互相包容磨合。潇潇这样告诉自己。
在一起两个月后,就快圣诞节了。每个女孩子都会幻想,在下雪的日子里,有人陪自己过一个浪漫的圣诞节。彼时的潇潇理智已经稍稍回归,但依然期待着这个节日。
然而,张先生从平安夜那天开始就一直没有联系潇潇,直到圣诞节过后,他才出现约潇潇去第一次吃的火锅店。
潇潇平静的坐在他对面,没有任何的情绪展露,她不提张先生却主动提起来:“前两天外面人太多,又是堵车又是排队的,我就没来找你,反正你应该也不会在意吧,礼物什么的我也没准备,咱们都这么大的人了,不整那一套了。”
张先生一副你肯定会理解我吧的表情,潇潇点点头说:“我确实不太在意,毕竟你来找我不是麻辣烫就是土豆粉,吃个日料都会被说是奢侈,这礼物就更不必费心了这么长时间你没送过我什么我也没给你买过什么,这样挺好。”
张先生的笑容尴尬在脸上,:“哎呦,这不会是生气了吧?我是觉得咱们奔着结婚走的你的我的不都是一起的,咱们该省省该花花,我可没有舍不得为你花,想买什么咱们一会儿去商场转转。”
潇潇微微一笑,“没有生气,吃饭吧。”
张先生明白的感受到潇潇语气中的疏离,可了劲的说些甜言蜜语,潇潇一直微笑,最后买单的时候主动把账结了。他们之间一直如此,你请我一次,我还你一次。
吃完饭潇潇拒绝了逛商场的邀请,径直坐了电梯下楼,在商场门口霓虹灯交错,潇潇在热闹的繁华中,跟他挥手:“我们不要再联系了。”
说完转身走向车里,留张先生一个人正愣在原地。哦,对了,张先生说自己不会开车也不想学,一直以来的约会都是由潇潇接送。没关系,既然不会开车,总应该学过打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