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

虽有救世主,确是如此的遥远,那么远,它真的能眷顾到每个人吗?两次世界大战打了10年,巴以战争在如今这个自以为和平的年代确斩断了每个人和平的梦想,神圣的耶路撒冷汇聚了各大宗教,人们生活在伟大的救世主的脚下,诵经祈福却也不能让自己刚生不久的孩子多看几眼世界的春夏秋冬,这个时候,谁到底才是苦难的人们的支撑,助他们度过一个个寒冬酷暑?

10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这10天的时间已经极尽克制,生怕看完而使得自己落入悲伤飘零的境地

回首本书主要讲述了:27岁的芮小单受朋友之托帮资金被冻结的元英在古城租房子,在后续的生活过程中,两侧人因为丁元英的一套发小音响而相识相爱,同时与卖音箱的叶晓明、刘冰等人熟悉,而产生了后来的因为扶贫而产生的公司-格律诗,全书主要有两个发展脉络,一为:格律诗公司的成立及后续的诉讼案,二为:芮小丹和丁元英的爱情故事,在这样的两条故事线中,在任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丁元英的表述逐渐向读者展现了很多的富有哲思性的文字,使得我们可以在阅读中逐渐深究人性的底色和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在,因而揭示出,所谓天道-即为规律,一但掌握了规律即为掌握天道,获得人的自性和觉悟,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一、 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书中,丁元英多次提到文化属性这个词,因为所处不同的文化状态下而成就了不同的人群,任何一种命运都是其所在文化下形成的必然产物,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而自居,但是确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实物发展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实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低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时我才深深意识到,历史上那些惊天动地的文化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我们所要拯救的,所要依赖的救世主,原来就是强大的自己,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所在的世俗社会,不能选择所在社会的制度体系,但是却可以去学习,去研究,去剖析我们所存在的文化的底层逻辑是否符与我们的发展方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愚昧对智者来说就是一种社会资源,但是受良心谴责不可过度掠夺

二、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当我们认真的了解了社会的文化属性,意识到他真正的规律和目的,才可在这个环境中游刃有余的生存下去,书中丁元英讲到:“中古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的文化,实用是在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贫困,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这种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我们怎么可能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恒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他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他和客观规律的远近距离。

中华文化积淀多年,加之到目前发现的三星堆文明可以追溯到4600年前,青铜神树传达出什么含义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从历史时长来看,我们确实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一直延续至现代的唯一一个国家,各种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融合形成一个强大而多元统一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也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命运所在,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遵守。

强势文化主动把握客观发展规律掌握行动主动权,弱势文化不知规律全貌,被时间的河流推动被迫前进。面对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这本书所传达的思想似乎让我更加明白,只有勇敢直面困难,将选择的权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发挥了自己此生最大的价值,而不枉费造物主这一生的恩赐。

回归到实际的行动中,我们所面临的生存法则:“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两者各是一条线,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生存机会。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姻缘注定

三、按规律行事,不可思议

人们总是问起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对于我来说,是体验,是一次次打破心理防线一步步突出困难的重围,而后不断磨练,能淡然,坦然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不论好坏的自己,即用心理学的表述来讲是:允许一切的发生。

经历体验一切的过程必须要有一定的术与道作为支撑,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思议,按照规律办事即可,不可思议:不是对神秘实物的描述,而是“如是,本来,就是如此,容不得你思议”,按照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我想,若是能达到此境界,一切皆为天堂。

如是人们皆说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而到底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律?我们所要运用的规律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只能通过不断的工作和学习,让自己尚有一方生存的空间之上拥有分析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而后再去发现其他的能力,我想这是迫切的也是必须的,借丁元英的话来说,我们所需要做的努力,不以求职应聘为生,要学位意义不大,应该什么有用学什么,工作就为有个学习的环境。

读完此书,我感觉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好似什么都没抓住,但我想,这本书终将成为每一个读者价值观的一部分,逐渐成为思想体系中的一环,与企业一样形成自己的文化(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不断深入浅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而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Ps大写的人

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而后做到知行合一,不然就会陷入矛盾的境地不得自洽

不断执行自己的体系,做到有边界感,知道什么行,什么不行

有自己生命的方向和目标,并赋予其意义

并为之努力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