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真的会变成厌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误解而爱上,因了解而厌恶。
只是,即使厌恶了,有时候却还是欲罢不能,还存在着幻想,下不了决心。以为假以时日,彼此还会回到那个误解的阶段,情意绵绵,两小无猜。而希望,现在的了解才是误解。即使,心知肚明,一切已经天翻地覆,回不去。
开始看杨绛的《洗澡》。宛英对余楠的感情就是如此吧。一开始多么爱慕她的楠哥,为他跟女学生的调情而气出胃病。书中这样描写:
她初次发现楠哥对年轻女学生的倾倒,初次偷看到他的情书,初次见到他对某些女客人的自吹自卖,谈笑风生,轻飘飘的好像会给自己的谈风刮走,全不像他对家人的惯态,曾气得暗暗流泪。她的胃病就是那个时期得的.
吃醋,应该是爱情最开始的模样吧。底气不足,就只能在心里翻江倒海,气自己;底气足,就摔脸子,闹脾气,弄个天翻地覆!宛英是底气不足的。觉得自己“无才无貌”配不上余楠这个“才子”。而最终,她嫁给了余楠,在家里做“免费的老妈子”。
多年过后,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的宛英,却因为余楠没有跟着胡小姐远赴海外而比余楠本人更加的失望。她希望余楠离开她,她希望余楠跟着他的小三胡小姐远走高飞。
自私,小气,算计,大话连篇的余楠于她而言已经是个累赘。她不仅不爱他,而且“鄙薄”他,想尽快的摆脱他。原文这样描写:
但愿余楠跟着胡小姐快快出洋吧,她只求粗茶淡饭,过个清静日子。
可是老太太的估计究竟不错。胡小姐还是和别人结婚了。宛英的失望简直比余楠还胜几分。
所谓“老太太的估计”,说的是说余楠花是花,但是特别抠门,花也花不出什么结果来。老太太说:
阿楠是‘花’的——不过他拳头捏得紧,真要有啥呢,也不会。”
知子莫若母,老太太料事如神。胡小姐因为余楠死扣,忍无可忍,毫不腿软的踹了他,心底恨的痒痒的,觉得白浪费了一两年青春在余楠身上。
被胡小姐抛弃的余楠又死皮赖脸的窝在家里,毅然决然准备抛妻弃子,只待胡小姐一声令下就出洋的他又换了口风。
宛英说:“你别管我,你自己要紧呀!”
余楠说:“可是我能扔了你吗?”
……
余楠满面义愤,把桌子一拍说:
“有些事是不能做交易的!我讨饭也不能扔了你呀!”
人不要脸,真的是天下无敌。说起谎话来,都是一套一套,义愤填膺。不过,此时的宛英对余楠这些表演已经心知肚明,看破但是不能说破。
在读者看来,余楠简直像个小丑,在当着明人说暗话。不免觉得他可怜又可悲!因为人品实在太次!
余楠出不了洋,之前的差事早又已经通通辞掉(以为马上出洋),说到要带着宛英去讨饭,说到讨饭,宛英想起了几个月北平国文专修社发的聘书,凭借着宛英的记性还原了地址,凭借着余楠的厚脸皮以及撒谎成性他们去了北平。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到此刻,宛英对丈夫的感觉是钦佩与鄙薄的。
宛英如在梦中,对楠哥增添了钦佩,同时也增添了几分鄙薄。
钦佩,我想是宛英对他:料事如神,厚脸皮的钦佩!
鄙薄,一直以来都有,只是又增添了几分!心里一定在感叹:这个撒谎精。
好好的一份情,因为人品,已经消失殆尽!从醋意满天飞,到恨不得永生不相见,隔着的也只是几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