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断舍离的步骤:step1“认清现状”, step2“选择取舍” ,step3“收纳整理”。
2.衣柜的断舍离
(1)没有穿的衣服=没有想穿的衣服,相当于还没有稳定的自我意象。
(2)断舍离的步骤
3.壁橱的断舍离
(1)不愿面对扔掉东西后的麻烦与后悔,于是胡乱找个临时的地方“强赛进去”等以后再用。这种类似反射性的“给臭东西盖上盖子,眼不见为净”的做法,就是思维贫乏的表现,而被被强塞进壁橱里不再穿戴的衣物就是懒惰的证明。
(2)处理忘却物象征着清理潜意识中的沉淀混浊物。同时,把“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整理成无论对谁都能大大方方展示的状态,才能立杆见影的提高自我肯定感。
4.厨房的断舍离
(1)假如尽可能压缩这些厨房用具的量,将它们松松散散地放在抽屉里既好拿又好放,那么收纳隔盒根本用不上。不是用隔断来固定杂物的位置,而是让它们身处一个“宽松舒适”的空间。
(2)厨房整理是整备全家人生命基台的重要作用。
判断这种麻烦是“必要的麻烦”还是“可以省掉的麻烦”,从“one touch 法”的角度来看,整备出能够轻松煮饭和便利行动的路线,才能提高全家人的生命质量。
(3)“吃饭”,吃的不仅是味道和营养,更是“气氛”。煮饭时,不能急躁地撒调料,最重要的是创造美好的煮饭吃饭的氛围,这会让饭菜更香。
5.餐具柜的断舍离
(1)盛放食物的餐具正是让食物以美好姿态登上舞台的衣装。
(2)断舍离把“款待自己和家人”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因此并不把餐具分为待客用和日常用。
(3)把餐具摆放在餐具柜里就像把一张画嵌入画框一样,会给厨房带来别具一格的风格。
6.冰箱的断舍离
(1)一般来说,冰箱里都是食物,只需要从保质期和“好吃不好吃”来取舍就行,所以冰箱正是最容易实践断舍离的地方。同时,也要重视食材的“新鲜度”。
(2)食材的质量和我们的身体直接相关,因此冰箱相当于“打造身体的原材料容器。”
对冰箱进行断舍离时,如果看视角从“反正可以放冰箱,饭做多了也没关系”转化成“只做好现在吃的量就OK”,那么饮食习惯就会出现很多转变,不知不觉身体就会变得结实紧致起来,成功去掉多余的脂肪。我的很多熟人都做到了这一点。
7.书架的断舍离
(1)如何压低书籍量上,诀窍就是判断这本书对自己来说是否“好吃”。
(2)带着(网络)书店也是我家的书架的感觉,根据自己的需要清理或购入书籍,轻轻松松地压缩书籍量。
8.厕所的断舍离
(1)在提升“排泄”质量上,把厕所打造得干净漂亮其实和断舍离的“出”的意义相通的。
(2)厕所最重要的是“清洁感”,尽量不要放杂物。
9.玄关的断舍离
(1)如果玄关放满了杂物,就会影响对家的整个第一印象,所以要重点收拾玄关。
(2)鞋柜里专门放皮鞋、拖鞋等鞋,在杂物挑选和清理时不会太过犹豫。从这一点来看,鞋柜是断舍离初学者首选的断舍离实践点。
10.客厅.餐厅的断舍离
(1)清理客厅时,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东西,重要的是彻底整理自己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做到“不要把东西放在看得见的地方”,这样才能让空间,显得干净清爽。
(2)很多时候,只要我们仔细考虑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必须要有”的东西,其实真的“没必要”,有时候不光是“没必要”,甚至“最好没有。”
为了真真正正地下定决心“不再买东西”,我们要下狠心,让自己真真切切地记住这种“痛苦”,不再重蹈覆辙。
“一放手,减压力,笑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