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鹏是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按辈分他应该喊我“姑奶”。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他二三岁的时候,那时他刚牙牙学语,衣着整洁,见人很有礼貌,亲朋好友都夸这孩子真懂事,将来必成大事。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到了另一个城市参加了工作。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父母。因为鹏鹏不是直系亲属,他们家人也不经常到我父母家,所以也很少见面。上个星期,我回老家,碰巧遇到鹏鹏的妈妈在我父母家里,眼角有淤青,手上也有抓痕。就急忙问怎么回事。我不问还好,一问起来,鹏鹏妈妈哭的泪人一样。
原来鹏鹏在三岁之前一直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用他妈妈的话说“一个庄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孩子!”就在快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正在玩耍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父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多方检查确诊为癫痫病。
医生告诉他们以后要多照顾孩子的情绪,尽量不要让他生气,不要让他激动,多注意休息,身体营养要跟上,这样就能减少他犯病的次数。病症发现初期可以用药物维持,将来年龄稍大可以到大城市做手术,还有痊愈的希望。
医生的话就是圣旨,对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孩子从此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围着孩子转,处处听孩子的,听不得孩子哭一声,恨不得要星星不给月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稍不如意就摔桌子摔板凳,给父母脸色看。父母也不舍得动孩子半根手指头。
上初中有一次想买一套名牌运动服,需要一千多元,妈妈没同意给他买,结果他回家用剪刀把自己正在穿的外套全部剪烂,扔在妈妈的脸上,然后离家出走了。全家人都吓坏了,开始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地毯式地寻找。最后还是一个农工班车的司机说上午10点多时见过这个小男孩坐车进城了。
一直到晚上,焦急的亲朋好友才在一个夜市摊上看他一边吃撸串,一边玩手机。像没事人一样。亲戚打电话把他妈妈叫来,他见到妈妈第一话就是“你给不给我买那套运动服,不买就不回家!”妈妈为了让他回家不得不同意他的要求。结果第二天硬是逼着妈妈给他1000元钱,自己去买了那套运动服。
前几年妈妈和爸爸陪鹏鹏去上海做了根治癫痫的手术。手术很成功,手术过后从没有犯过病,家人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
去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鹏鹏结婚成家了。按说这结过婚应该像一个男人一样有担当有责任,也该懂事了。可是遇到什么事稍不如意,他还是对父母吹胡子瞪眼,没有半点尊敬和敬畏。
前一段时间,他媳妇和他妈伴了几句嘴,回娘家了。他知道后,非逼着他妈去把他老婆接回来。他妈坚持不去,结果他对着妈妈脸上就是一拳,妈妈当时就和他撕打在一起,妈妈边哭边嚎:你小时候有病,我迁就你,什么事都听你的!现在你长大了,病也治好了,翅膀也硬了,开始打我了是不是,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个白眼狼!母子的战斗最终在邻居的拉扯中结束。
孩子有病,父母当然着急,为了配合治疗,当然也要遵从医嘱的要求。但是也不能无底线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呀!最起码父母的威严还是要有一点的。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七岁之前是孩子三观认知的关键期。如果那时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容易走上歧路的。等到孩子大了,性格认知都已定型,再想改变是很难的。
前一段时间新闻播放一个得白血病的小男孩,非常任性。化疗期间非要吃辣条,由于孩子生病,父母看着可伶,心疼孩子,不顾医生的反对,偷偷给孩子吃了很多辣条,结果没过几天,孩子就去世了。留下哭天抢地伤心欲绝的父母。
孩子生病了,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和爱是应该的。但是爱孩子并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是过度的溺爱。常说“溺爱出劣子!”这种过分的溺爱不是爱,是害了孩子呀!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很多钱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希望,同时改变自己目前的行为状况。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一条修行的路,所以父母要一边走路一边学习,才不至于把孩子养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