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关于身心灵修行的较系统的入门书籍,浅显易懂、具体可行、令人不忍释卷,感觉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写给亲爱的你
作者建议:在身体和心理层面,先从你能够切实做到的一个好的小习惯开始。身体层面,比如说饮食或者是运动;心里层面,就是每天检视,在今天,是谁或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负面情绪,然后向内探索原因。或者你也可以让自己在面对每天遇到的人、事、物中,学习“臣服”的功课。
每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有意识地持续至少21天,才可能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习惯(自动化了!)。
书中的破解之道:
1. 身体------联结
2. 情绪------臣服
3. 思想------检视
4. 身份认同------觉察
这些功课都是需要我们每日去身体力行的,祝福大家看完本书之后,能有一些收获。
01. 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我们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 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你 不是你的工作---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你 不是你的各种身份认同---你的各种经历、遭遇、自我认同等
02. 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你 不是你的身体---从小到大,身体一直在改变,细胞每隔一段时间(大约 七 年)就会全部换新。
你 不是你的思想、情绪---我们能够觉知我的思想,我们也可以感知到我的 情绪,但那和我 只是主客体关系
我是谁? 以上皆非
03.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的需求: 财富、全力、健康、爱和快乐
无论如何,追根究底之下,快乐是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为什么真正快乐的人那么少呢?
04.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
“爱、喜悦、和平”
像权利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的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
快乐与喜悦有什么不同:
“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他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 “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这里所说的爱也不是我们一般的男欢女爱,而是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
“有些父母的确可以表现出真爱的特质,但很多父母却是以爱为名,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
“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但是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的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你了解吗?”
如何才能得到爱、喜悦与和平?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为什么几乎是人人落空?每个强颜欢笑的后面,隐藏了多少辛酸?”
“因为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05. 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面具
“你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是谁,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工作。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
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那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真我的爱、喜悦以及和平呢?
06. 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真我、爱、喜悦、和平”,在同心圆的中心,被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身份认同等几个同心圆层层包裹。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得要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与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的‘小我’、‘自我(ego)’于焉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我们的本质就是爱、喜悦、和平。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爱、喜悦、和平”。
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冰激凌,你会对冰激凌有渴望吗?你会想着冰激凌而流口水吗?
“所以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甚至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才如此热切的追寻他们”
“还有个简单的例子,你看看所有的小baby(婴儿)就知道了!”每个人看到小baby都会打心眼里涌出一股喜悦和爱。
“孩子的哭闹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内在的和平的喜悦境界。
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会不顾一切地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在重蹈覆辙------让孩子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因而造成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