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历史是什么吗?”讲台上的肖老师突然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2号同学呢?”继1号同学的一言不发后,肖老师漫不经心继续发问。
我前一秒还在想,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课不会就如此刺激,连提问都能顺延到我吧。果不其然,老天和老师一向默契十足,身在高处总能看懂底下人的心虚。
我自觉脱离凳子的挽留,缓缓站起身来,凳脚移动发出的一点声响,想必足以吸引全班同学的目光。站起身来是我们身为学生惯常接收到老师提问时的礼貌反应,但完全不代表我们会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此刻心像装了雷达,怦怦然上跳下窜,脑中一片混沌,“历史……历史……”一遍遍放大搅乱我的视线,这两个字放在一块已经是天作之合,还能容纳些什么进来?可难为我了,尽管手持放大镜我也找不出历史透露的蛛丝马迹呀。
内心空喊着对不上肖老师的提问,可自尊也不允许我和上一名同学一样,两难境地,深陷其中出不去。倔强的手指头扣着桌角明蓝色的漆,掉落的漆一点点地填充我的指甲,好似这样就会有答案来填充我的思绪。我本就不善言辞,厚重的刘海下躲着一双怯懦的眼睛,身体没有发怵,但也软绵绵只靠手部撑着。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我如何才能拼凑出让人满意的答案,结束这场人人畏惧的提问?
沉默了大约一分钟,凭着对历史仅有的一点认知,我终于蹦出几个字拼凑出一个短句:“古今中外的事情”。
肖老师嘴角微微颤动,头顶几根凌乱的头发
随着走回讲台的步伐抖动着,面向全班站定后说:“嗯,概括得不错,就是有点小瑕疵。”他伸手去拿讲台前方的粉笔,掰了一小段捏在两指之间,在黑板上写下:“古今中外过去发生的事情。”
我微微抬头,瞧着被肖老师润饰过的自己的答案,竟无端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感。这种感觉流遍全身,把怯懦替换成勇气,把迷惑代替成明朗,把恐惧从骨子里剔除,解除了许久以来积压在心头上的包袱。
在那不思虑对与错的时刻,我才算真真正正迈出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在这重要的时刻,我收获了自信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