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又有一大波有关青春的小说要被拍成电视剧了,作为一个当年专注于学习,虽然不是一直的学霸担当,但也算本分老实得老师喜欢的乖学生。青春小说在青春年代确实错失了欣赏的机会,限于条件艰苦,接触课本之外的书籍是很难。但作为喜欢看书的文科生,直到高中也读过一些,也不算太晚。要知道,青春小说也只有在那个年纪才看得下去,如今,是不会再看了。所以,要是错过了也是有些可惜的吧。
青春电视电影一年一年大热,除了读书时看过几部现在已被影评人奉为经典的电视,而今实在不曾再去观看。也许正如那位网友的犀利回答: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是的,普通人的青春就是三年模拟五年高考做题考试反复循环。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注学霸多年,有自暴自弃被老师同学遗忘在后排的调皮捣蛋的学渣,还有占多数的没有标签成绩不上不下的苦恼者。学霸的生活其实很单调,不像电视电影里演的,还有心思调戏女同学,那是是一群除了睡觉,可能包括吃饭的其他时间都在学习复习备考中,对他们来说,成绩分数是最大的事,不希望也允许自己失误或者稍稍掉队,是一群骄傲的不屑也不会不懂做学习之外的事的呆萌人群,他们大多只跟另外同班的学霸相熟,在一起讨论的话题也是刚上课的老师教的知识或者做过的题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想法,甚至辩论,锲而不舍。学渣的生活倒是丰富多彩,女生喜欢在上课下课都窝在座位上偷偷看言情小说,花花绿绿青春洋溢的封面,防着同学老师,一个人在那偷乐。收到这样的熏陶,她们情窦初开比其他人更早,性格开朗。于是放荡不羁的学渣正好满足她们对美好初恋的幻想,在一起玩乐。但这也只能占据不爱学习的男生的绝少一部分,大部分男生还是更迷恋网吧游戏或者在班上学校里捣捣乱搞搞破坏或者相互打打架,给班主任找点事处理制造一些麻烦,好像是对大家忽略他们的刻意为之,引起所有人注意一直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游戏。处在中间的人群呢,时不时纠结自己努力了却还总是落后于某某,要是自己是某位学霸就好了,可以那么招老师喜欢同学欢迎,每每都能成为大家的焦点。而自己天生不够聪明,没有文采,没有擅长的,什么都很平常。不是在挣扎的路上,就是已经放弃拯救。
普通人青春可能对少部分的特殊人群就是一场噩梦,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肥胖或者可恶的个性或者太异类,就是除成绩以外的个人因素,莫名成了全班厌弃的人,所有人主动或被动的忽视远离孤立他,那时候的行为都可以那样的理所当然明目张胆,甚至可以把讨厌嫌弃摆在脸上,现在想想不可思议。
普通人的青春可能对一部分来说是无趣的,枯燥的学习过程,无奈的考试分数,没有存在的感觉,家人的殷切盼望,普通的家境,时刻希望自己可以快点长大,可以去主导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的天空。
普通人的青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热血沸腾的伟大时刻,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青春片里发生的那些离得很遥远,或许只能道听途说,某个转学过来的新同学其实是街头小混混,吸烟打群架,威逼同学,某两个同学早恋被班主任发现。普通的人青春,没有高大帅气的会弹吉他打球棒的还是学霸的校草被花痴被围观,没有什么心动不已的时刻。
经历过普通的青春之后,我们也开始怀旧,可我们怀恋的是那一整段单纯简单的时代,是再也回不去的想念,即使并不精彩,但也有特有的印记,怀念那时候的武侠影视,那时候的香港帮派,那时候的年轻俊俏的偶像,那时候的动画片。正如大多数赶热潮去观看青春片的人一样,只是借助影片,回忆下那时候的课桌课本校服,喜欢过的歌手演员,反复循环过的歌曲,和记不清面貌的老师同学间发生过的小插曲小趣事。当然也是去感受下普通人没有经历的精彩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