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重养自己|真实地活着,不用合群,不用讨好,不要委屈自己

半生已过,回顾走过的前30多年,人生最大的坎,不是天塌地陷的难关,而是该说“不”的时候,喉咙像被水泥糊住。

“自由”到底是什么?

网络上的答案清一色的一致:自由就是可以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蔡康永这样描述过幸福:

说“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是因为你不用强迫自己掉入一个泥沼中无法脱身。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这句“不”,仿佛总是如鲠在喉。

生活中,我们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呀!甚至为了这个“认可”,不敢讲出真话,宁愿让自己委屈,让自己在情绪的泥沼中无法脱身。

前几天读书《一切都还来得及》,书中提到的XJ,活脱脱的打工人的镜子——她在公司上班一点都不快乐,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薪资低,只是因为自己不敢说真话。

在她的意识中,说真话会破坏她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为了“关系的和谐”,她宁愿委屈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常年累积,让自己的内心已经有些扭曲。

其实不说真话就像往关系里埋了一颗地雷——炸不炸取决于别人什么时候踩,疼不疼全靠自己扛。

走过半生,才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重要的永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前一篇文章写到“功利的活着”,其实就是为自己而活着——不伤害他人,不讨好他人,不迎合他人,更不委屈自己

在读完《一切都还来得及》中《突破制约,修补关系裂痕》这个小节之后,一位正在参加「21天高效对话能力践行营」的学员在群里发起“挑战说真话”。

在上一次人类图专业初级解读师课程中,她一直没有找到整合通道和逻辑回路的笔记,大胆猜测这个部分的内容老师没有讲,于是她鼓起勇气将这个“猜想”说了出来。

事后一直处于紧张、忐忑的情绪之中,担心这样说会伤害老师,会让老师以为自己在找茬。即使老师正向回应了之后,也仍然觉得老师只是在安慰她。

为了安抚自己的情绪,她做了一个静心。慢慢平静下来后,才渐渐感受到自己的平静,也真正看到老师的正向回应和其他同学的支持和鼓励。

理想的说真话是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去指责或讲道理,表达情绪是既不伤人,也不伤己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真实的活着,是不会伤害到任何人的,更重要的是,也不会委屈自己。

人生下半场,请清醒的活着:

对于关系:

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即使听你骂街,都觉得那是你的真性情;

那些并不在乎你的人,就算你只是呼吸,都是错误的。

对于认可:

不要想着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即使是人民币,也不是人人都喜欢,还有人嫌弃黄金土呢。

关于自由:

真实的活着,敢于说“不”。就像吃臭豆腐——爱的人懂,嫌臭的人自便。

“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不是你故作谦卑讨喜的样子。”

人生下半场,别活在别人的舌头上,也别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活在自己的真实里,不讨好、不迎合,更不委屈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