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里借用孔子的话来讲君子和小人对于中庸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
1.关于“时”的理解
有些人把“时”解释为“适时”,意指在恰当的时候实行中道,从而说中庸是讲究变通的。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是不合理的。
一是由于前文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因此中庸之道不能有时实行,有时不实行,而是要时刻实行。所以“君子而时中”的“时”应该理解成时时刻刻。
另一个旁证是,前文强调慎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连在这样的环境下都要保持秉守中道,那其他时候更不必说了。因此,要时时刻刻行中庸之道。
再联系后文“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证明中庸不难,贵在坚持,在久、在恒。因此,更有力地证明了这里的“时”强调的是时刻,强调的是坚持和久久为功。
2. 关于“忌惮”的理解
“小人而无忌惮”,这里的“无忌惮”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说,君子行中庸就是要有所忌惮,那么忌惮什么呢?
有人说要忌惮天道。那么为什么要忌惮天道呢?又要找一大堆理由。不直接。
我说君子忌惮的是自己的心,因为人心惟危。只有忌惮内心,保持敬慎,才能让心中正。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中庸的本质是对人心的观照、对情绪的管理、对欲望的控制。
注:由于中庸文字简单、精练,而且经过后来儒家的修改,文意已经没有那么连贯,因此,后世再解读时容易加上很多个人的理解。单个句子来看都有道理,但串起来确不知所谓,连贯不起来。本系列文章意在通过上下文的对照分析,把中庸的文意连贯起来,更准确地展示中庸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