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是关于麦田的意象,因而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麦田诗人。
他极力想融入城市,他在形式上似乎已经融入,因为他从北大毕业后留在了京城的中国政法大学教书。
但这样的融入也仅仅局限形式,局限于表面,那种骨子里的自卑他始终没有放下,而且,这样的自卑最终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海子生前创作了大量的麦田诗歌,这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是他最好的创作源泉之所在。他熟悉农村,熟悉农村的生活,他也一样热爱着农村。他的那首极力要摆脱现实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有农村生活的镜头。由此也可看出,在他理想的世界里,也一样有对农村美好的描述。
可惜的是,“春暖花开”不过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当他躺卧在冰冷的铁轨上的时候,便再也没有了去追求去实现的机会了。他把他的最美好的梦想只是写在了诗里,仅此而已。
正因为他觉得现实不够如意,他的诗不被认可,所以他选择了卧轨自杀。
他将自己交给呼啸向前的火车和冰冷的道轨,把身子切割开来,让人们目睹那鲜血的淋漓和红艳……
他终于被人们所认识,人们也终于接受了他的诗。
海子的诗的光华,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染就。
无论怎么说,海子还是走得太急了一些,他太急于融入城市了,太急于成为诗人了,太急于成功了……
他做到了“面朝大海”,却永远也无法享受“春暖花开”了。
这当然是海子的不幸,好在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倘海子地下有知,或许也可有些许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