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个图?究竟是什么图呢?让小编带你往下看!
01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的孩子说不清楚,而有的孩子说话逻辑清楚,有理有据。
拿《妈妈是超人》中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和邓莎的儿子大麟子举例。
幼升小考试中老师问了安迪一个问题:
假如你现在在排队,你的前面排了7个人,后面排了6个人,那这个队伍一共有几个人?
安迪毫不犹豫地回答14个。 而大麟子在算1+1等于多少的时候,掰了半天手指给出了11的答案。 安迪和大麟子年龄才相差一岁,为何回答却如此不同呢?究其原因,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
就像下面这张图,图中两个大脑里都有思想有内容,但左边是一团乱麻,而右边是清晰可辨。
02
思维导图是美国一位叫David Hyerle的教育学博士,发明的一套可视化思维工具。
他把“思考”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门具体的“课”搬进了教室,用8种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训练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怎样“有意识地思考”。
从1992年到2002年,十年时间里,全美已有3000多所学校在使用思维导图,并且推广到新加坡和新西兰,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整理、思考学习内容,让孩子快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下面就挑几个常用的思维导图给大家说说用法,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在不同的场景中:
1.树形图
树形图最上方的树根是主题,树枝是相关分类,适合孩子对事物进行分类,把握整体结构,理清逻辑。
2.括号图
括号图由大大小小的括号组成,从对象出发,用括号的形式将整体与局部区分。它适合孩子分解一个事物的结构,理解整体和局部的概念。
3.流程图
流程图能够分析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解释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条件。它能帮助孩子整理思路,在指导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特别有用。
03
思维导图的三大好处
1、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考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
具体地讲,就是说相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来说,由于制作者的知识结构、思考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个体思考的多样性。
2、思维导图对于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组织培训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已经成为许多新的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工具,如,研究性学习与行动学习等。
3、思维导图在理论上讲对任何应用它的人都有好处,其应用的领域也几乎可以是无限的。
比如,对于做读书笔记、分析自己的研究主题、组织问题、产品问题和服务问题的分析、专题演讲等等。
正如乔布斯说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电脑编程,因为它会教你如何思考。”
和码编程启航课少儿编程入门
适合5到12岁小朋友
3次6节课
限时一元抢购
这里“阅读原文”,立即抢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