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你也只能四处看看而已。我时常对自己说,工作再忙,也要保证一年至少出行一次,能出境最好,不能的话,在国内走走也不错,与其说是到远方寻找真正的自己,不如说是暂时拉开与原有生活的距离,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状态的机会。
九月份,我以记者的身份到芬兰坦佩雷参加一场国际会议,这次不仅体验到了北欧的独特风情,更有机会与各国记者接触交流,收获了以往跟团旅游所不曾有的感受。
“你能把它送给我吗?”
参加培训的13名记者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萨尔瓦多、乌干达、加纳、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乌克兰、孟加拉,以及来自中国的我。萨尔瓦多和乌克兰的这两位是电视主播,也是颜值担当。
第一天培训结束,我们到坦佩雷市中心的一家餐馆吃当地美食。这顿晚餐吃了足足三个小时,上菜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大家把桌上的面包吃了个精光。乌干达的记者说手机没电了,问谁带了充电宝。我把自己的小米充电宝借给了他。超薄的玫红色那款,充满电的话可以给手机充电两次左右。
吃完晚饭已经九点多了,我问乌干达的记者要充电宝。他眼睛眨眨,说“你能把它送给我吗?”
我瞬间石化。完全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
Excuse me?逗我?我心里暗想,大男人要这玫红色的充电宝干嘛?
额,总要顾及一下形象吧。反正这充电宝也不贵。我说,那就送给你吧。
他很开心地笑笑,说,“早就听说中国人很大方,没想到真是这样。”
我心里一万只神兽奔腾而过——是我压根儿没想到居然有人会直接开口问我要东西好嘛!
后来这位来自乌干达的记者一边紧紧拿着充电宝,一边说,“这只充电宝真好看,在我的国家没有质量这么好的。我真的好开心啊……
不知是文化差异,还是个人处事方式的不同,总之呢,换作我,是怎么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国际友人要东西的。
这次参加培训的中国记者只有我一个人,无论是沟通聊天,还是结伴出行,我真的很希望能给大家留下好印象。虽然我们很可能一辈子只见面这一次,像极了日本文化中的“一期一会”,但我不希望这仅有一次的机会,留下的却是坏印象。
“芬兰帅哥的玻璃心?”
清晨,我从SOKOS酒店出发,步行到坦佩雷大学。在我前方不远处有个高高瘦瘦的芬兰男人。街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我闲着无聊就看人家背影咯,忽然,他停了下来,准备脱鞋(可能是鞋子里有小沙粒)。我一愣,正要假装看别处,没想到他回过头来,看到我正在看他,于是他整个人都僵住了,停顿了一两秒,决定不脱鞋了。可是又走了几步,估计的确太难受了,他还是决定脱掉鞋子。我马上转头假装看左边的银行,不然不知道他会多尴尬。
说到尴尬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吧。比如见到陌生人就变得很内向,在熟人面前就人来疯。可是芬兰人或许真的有尴尬症,当我坐公交车时,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我从坦佩雷市中心的Stockmann商场坐公交车,到Lidl超市,大概有十几站。公交车左右两边都是双排座位,中间是过道,所有的芬兰本地人上车后,都主动坐到靠窗的位置,一旦靠窗位置坐满,其他乘客宁可站着,也不会挨着别人坐下。
看来,芬兰人的气场真的要发散到方圆十米,谁打破了这个距离,就是在阻碍他们发功,所有人都会盯着他发出无声的谴责(还好,对我这样的外国人,他们还是很包容的)。
一位求匿名的中国女留学生向我描述了与芬兰帅哥交往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果你连续两次不回复他的信息,他就再也不会联系你了。因为他认为,你忽略他了……
简直无法想象,平时摇头玩金属、迷失在森林的芬兰小帅哥们,居然有一颗吹弹可破的玻璃心。看来选择帅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求你了,我只是想听听芬兰语”
对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机场。我此行颇为辗转,“宁波-香港-赫尔辛基-坦佩雷”,早上5:42分抵达赫尔辛基机场,机场的大部分免税店居然已经开始营业了,因为要在机场滞留四五个小时,我在就近登机口的椅子上坐下来,打算休息一会儿再逛免税店。
除了我,这个区域有六个芬兰本地人,大家坐得很分散:一对年轻情侣坐在我前面一排,在看书;我这排左边最边上的中年男人在读报纸;右边一对老夫妻也在看书;离我最远的芬兰男生在玩手机。
我想,听听芬兰人聊天也蛮好的。芬兰人的母语是芬兰语,但绝大多数的芬兰人英语也讲得很好。可是整整半个小时,我没有听到一个人讲话。那种感觉就像是我身处图书馆,而不是机场。看书的人很专注,读报的人也很认真,只有我,东看看西看看,差点昏睡过去。
直到现在,我都保留着在飞机上读小说的习惯,在那样封闭的空间里,这是非常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我也偶遇过很多在飞机上看书的人,但老实说,那么安静的机场,那么纯粹的阅读氛围,我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芬兰不愧是“阅读之国”,身处这样的环境,我也拿出手机,连上机场的免费Wi-Fi,用这段时间补补英语也好。
“我们的幸福是不同款”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赞美芬兰的话:“持续不落的太阳,幸福满溢的国度,芬兰,冬天的她有最美的极光,有最温暖的圣诞老人。”的确,2004年至今,芬兰人的幸福感稳居全世界第一位。而实际上,芬兰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会受到极昼和极夜的困扰。如果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比较难熬的。那芬兰人为什么幸福感那么强呢?
就我在坦佩雷极为有限的体验来看,芬兰人的饮食很健康,新鲜食材,简单烹调;随处可见骑单车的人,无一例外都戴着色彩斑斓的头盔;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经常会有跑步锻炼的人与你擦肩。可是你也会觉得,这似乎没什么特色对吗?芬兰的幸福,有着它极为独特之处。
私人空间。之前我说到坐公交车的经历,可以说明芬兰人很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间,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就很有意思了。比如芬兰商场的卫生间里,独立小房间的距离都比较远,而且特别做了隔音,当时我进入左边第一间,本来还在和朋友聊天,结果一关门,就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如厕时的尴尬。
较少选择。坦佩雷虽说是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但因为它是工业起家,所以想在这里看到类似北上广那样的繁华是不太可能的。我逛了当地商场和超市之后,不免怀念起国内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商品来。据说芬兰人因为气候的缘故,并不看重物质,更在意个人精神上的充实,以及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在街上看到的本地人都以基本款服饰为主,对他们来说,实用性才是第一位的。商场和超市里的商品种类并不多,这对于选择恐惧症患者来说倒是一大福音。选择少,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哦!
绝不闲逛。我在日本旅行时,曾感慨街头行色匆匆的人们似乎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芬兰街头的人们不匆忙,也不悠闲,只是安静地走过,脚步飞快。即使在商业区,我也很少看到结伴闲逛的人,似乎每个人都计划好了一整天的生活,然后,按部就班。
闷骚情调。按照亚洲人的审美,芬兰的男生个个都很帅。个子很高、五官立体,但是极为内敛羞涩。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脸微微红着(天冷的缘故?),静静地看着你。然而喝了酒之后的他们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仿佛要把憋了一个世纪的话都跟你倾吐完。
So……
你喜欢哪一款幸福呢?
与芬兰人恬淡的生活状态相比,我还是更喜欢我们热热闹闹的幸福。
我喜欢毫无目的地在商场四处游走,喜欢在街边的夜宵摊来盘小海鲜,喜欢朋友之间贴心的寒暄,喜欢在满满当当的地铁上挤来挤去,这种人间烟火气,让我充满力量地生活着。
我想象过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但我更爱现在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