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伊儿
一、作者背景:
现行的《红楼梦》是曹雪芹和高鹗共同的作品。但其实《红楼梦》的主要作者是曹雪芹,只可惜曹雪芹写到八十回就病故了,剩下的是清代另一个作家高鹗续写的。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他的一生经历了家族由胜到衰的过程,这位曹日后创作红楼梦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十分精通。他的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好酒,才气纵横,善谈吐。很像李白。《红楼梦》是他唯一一部小说,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二、图书背景:
《红楼梦》取材于曹雪芹自己家族的兴衰史。不过,为了避免清朝的文字狱。作者曹雪芹有意把故事发生的时代隐去,正所谓“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
因此,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而到了雍正即位后,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三、核心思想: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从表面看,简单的说《红楼梦》讲的是以宝玉、黛玉的爱情为主线的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贾府由昌盛走向没落的故事。事实上,它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和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历史,揭示了腐朽、落后、黑暗的封建末端,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
此外,从宝黛爱情上看表现出渴望挣脱封建社会的桎梏,渴望思想与肉体灵魂的解放。反映了那个时代反对封建,追求平等的要求。同时书中大多数女子的凄凉结局,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妇女造成的悲剧命运。
四、个人领域:
我从小学起开始接触《红楼梦》,几乎每个寒暑假都会读一遍,87版电视剧也每年都会看,直到现在大学了,我每天早晨醒来听书还是会听《红楼梦》。虽然我是一个学化学的铁打的理科生,但我仍然满怀着一腔文学的热血——爱红。
曹公使一部小说的创作达到了极致。无可否认,红楼梦是个百看不厌的巨著。说它百看不厌,是因为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文笔都渗入到秋毫之处。一道菜,一个古玩,一幅画,一个头饰,一件衣服,一个园子,都描写到细致入微,使人仿佛真的闻到了菜香,摩挲到了古玩,看到了字画,戴上了头饰,走进了美丽的大观园。
实在是佩服曹雪芹的满腹的学识,他将自己对字画,金石,烹饪,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学问毫无保留的融入笔端。所以有人则称红是一部百科全书。看了几遍《红楼梦》,就感觉文字是活的,是立体的,似乎书中的一切都真切的触手可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想,一部小说写的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就取决于作者本身,作者的艺术修养高,其作品的价值也定不会低。
1、喜欢的人物
小学五年级开始读《红楼梦》,还只是津津乐道于宝黛爱情。喜欢宝哥哥不顾一切的爱着林妹妹,坚持着自我,甚至在贾政的鞭笞下也不求饶。
喜欢宝玉和平的性格——他爱护维护身边的丫鬟,也能真心的与柳湘莲、蒋玉菡这样的落魄文人交往。他与他们真心交往,从不摆贵公子的架子,这是在当时社会所难得的。
喜欢黛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个性,自始至终率真的爱着宝玉。哪怕总是被人说是爱使小性,她也不会和宝钗似的有违本心的奉承贾母等人。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从哀怨的诗词中婉约的走来。她细腻精致又充满灵气的诗词更是让我爱不释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是她寄人篱下的处境。“红消香断有谁怜”道出了她对爱情的迷茫。“冷月葬花魂”,是她悲戚的诉说。“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更是立意新奇,清丽异常。
也爱湘云,爱她豪爽的性格。这么多经典片断中,最爱的就是湘云醉眠,这最能体现闺阁才女的情致,和她飘逸潇洒的性格。她是十分个性的,她的与众不同在当时社会是找不出第二个的。看她醉眠的样子,可爱至极,也让人打心底的喜欢她。
2、大观园
大概,每一个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十分憧憬美好的大观园吧,每一个红迷心中也都会构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大观园。
不论是脂粉堆里的怡红院,还是唐诗里的稻香村;不论是清凉雅静的潇湘馆,还是芬芳拂面的蘅芜苑,都各具魅力。其中的陈设虽比不上秦可卿房中的杨贵妃,赵飞燕的雍容华贵,但即使一笔一砚,一草一木都透射着诗意的光芒,依旧让我们倾羡不已。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种神仙般的生活谁人不想呢?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与其他三本名著相比,更多的涉及日常生活,更接地气。
五、应用展望:
曹雪芹“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结构思路着实让我钦佩不已。《红楼梦》前半部分作者一直在埋伏笔,尤其是第五回中,曹公把主要的人物结局都已交代。即便是后四十回无从而知,但我们能在书中寻找到结局的蛛丝马迹。
欣赏一部小说,不能局限于故事本身,要学会鉴赏似的揣摩人物,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写好一部小说,要符合正常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关系。曹雪芹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的所研究,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衣食住行。
《红楼梦》的写法对于平时的写作帮助也确实很大。写文章,要把文字写活,写的有立体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这当然取决于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努力提升自己。写文章时也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如,让文章更充实,更有水平,让人百看不厌。《红楼梦》涉及中国历史,一来二去,它就像一个古玩,需要细细把玩,仔细琢磨,深度研究。
所以,建议大家,读《红楼梦》不能仅限于读一两遍,读一两遍是读不懂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于阅历不同,每个阶段读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发现。
愿每个热爱《红楼梦》的你,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