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人,平时没看出来有多少学识,一到朋友圈,微信上,出口成章。上到企业规划,营销模式,下到宣传推广,产品运营,说者是口若悬河,唾沫星子横飞,听者是昏昏欲睡,一脸的茫然,只让人觉得内容空洞,思维混乱,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你不知道,这种貌似“有学识”的人,其实刚刚发表的意见来自于某某本书籍,却被他无耻的改成了自己的落款,这种“偷来的”学问有一种通病,感觉好像什么都说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说白了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言的:装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呢?两个字概括:浮躁。
时代的浮躁,行业的浮躁,个人的浮躁,潜不下心来研读学问,却又好高骛远,生怕与社会脱节,被时代淘汰。
诚然,本人也没有多少学识,不配谴责什么,可愚以为成熟的麦穗都是低头的。真正有涵养的人都是谦虚的,听会让人增长见识,说只会暴露无知;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知识水平储备的时候,就默默的看看书去吧,免得贻笑大方。
我认识一个自媒体人,她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世界观,价值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她的公众号,可是后来她很烦恼,她告诉我:“别人家的公众号都火了,为什么我的却总无人问津?”
我没法回答她,因为我的公众号也无人问津。
后来她就不联系我了,大概是因为我的号不够火,又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朋友都是势均力敌的,我没有了价值,自然就从她的朋友圈被淘汰。我当然可以理解。
很久之后的一天晚上,她私信给我,说刚刚看了一部首映的电影打算半小时内写影评,提笔一个小时没有写出来一个字,再看看寥寥无几的历史推送阅读量,她忽然想哭,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动力再做下去了,很泄气,泄气的要疯了。
我说:“别写了,看看书吧。”
我说:“这种事情就TM和做爱一样,你兴奋的时候自然硬,累的时候自然疲软,你非要证明自己行,买着伟哥往上顶,几天几夜灰飞烟灭了,违背了愉悦的目的后又有什么意义?
诚然好强是对的,勤奋也是对的,但不能浮躁,知识需要充电,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如果这世界只有一种东西是不能伪装欺骗别人的,那就只有学识了,涵养是慢慢积累出来的,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从上了大学到现在毕业一年,几乎从没有翻过一本书。
最近的一次翻阅书籍是大三挂科实在受不了的那天,几个朋友相约图书馆,睡了个繁星满天,哈喇子流到了一本叫高等数学的书上,起来背了背提纲,拍屁股走人。
以至于她现在每当看见绿色皮子的书籍就犯困,嘴角想要分泌些口水,必须强行咽下去。
她也给我分析了,你说读书这事儿吧,还真不是什么刚需,吃得香,睡得饱,工作找的也趁早,老公提前来报道,宝宝名字都想好,人生幸福圆满不也就这么几件事儿吗?哪一个跟读书挨得着边?
我一想也是,读书这东西挺抽象,挺不好形容,对大部分人来说大抵是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要说有什么好处?与我而言,大概就是我可以更清楚的描述我的情感,能更明确的表明我对人生的的感悟和思考,能准确的寻觅到与我对的人和契合的灵魂。而不是遇到什么事儿就只能用“厉害了我的哥”,“666我的姐”这种匮乏的词汇来形容,把日子活的死板而生硬。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是不是潦草的看了几个字领会了个大概就翻了页数?社会变化真快啊,快着快着人就不知道在为了什么忙碌了,好像变成了碌碌无为的机器,可我们就算是碌碌无为,也不想变成毫无思想的机器呀,心里某一处的小角落,还是要为一些特别的东西停留。
恶童不才,但愿意努力,和你一起驻守心灵的圣地,从今天开始读书,让自己追寻自己的内心世界,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