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瑞枝恋爱时,丈夫对她体贴入微,百般呵护,用“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可是结婚后,丈夫总是疑神疑鬼。李瑞枝和男同事多说一句话,他都能浮想联翩,怀疑妻子和那人有不正当关系。李瑞枝下班回来得略微晚点,他就怀疑李瑞枝去和别人约会了。他打电话回发消息,李瑞枝一时来不及接或者回,他就大发雷霆。他们有了孩子,丈夫总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无论李瑞枝如何解释,他都不相信。他今天让李瑞枝去做这个检查,明天让李瑞枝去做那个检查,李瑞枝实在受不了了,提出了离婚。
丈夫一听说离婚,就不停地纠缠李瑞枝。李瑞枝气得离家出走,他就不停地打电话,结果李瑞枝开车时因为心烦意乱一时不慎出了车祸。
李瑞枝腿部骨折被送进了医院,但李瑞枝的母亲仍然认为女婿没有大错,女儿太矫情,坚决反对女儿离婚。
母亲有千百种理由阻止女儿离婚,什么“为女儿好”,什么“为外孙好”,什么二婚女人不值钱,什么名声不好等等。李瑞枝在母亲和丈夫的双重压力下没有离婚,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曾经美丽如花的少女变成了憔悴不堪的少妇,最后被折磨成一个疯女人,这是谁的错?
2
乔春梅结婚了,前两年没有拖累,男欢女爱,还算幸福。第三年,儿子出生了,一切都变了。
丈夫对儿子不管不顾,家务也懒得伸手,依然像过去一样,回到家就歪在沙发上玩手机。半夜儿子哭闹,他不耐烦地乱喊叫:“你怎么这样烦?还让人睡不睡?你会当妈不会?”
春梅因为孩子家务累得半死半话,丈夫不但不心疼,还整天数落:“看看你那样子,整天邋邋遢遢的,还像不像一个女人?黄脸婆,水桶腰!……”什么话难听他就说什么,气得乔春梅和他大吵大闹,他依然我行我素。乔春梅想到孩子,就一忍再忍,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
一天春梅去商场给孩子买奶粉,明明知道卡里还有五万元,可是结帐时,卡里只有200多,不够付。春梅急得质问丈夫,丈夫却支支吾吾不说实话,后来才知道他打牌输了。五万块钱,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没了。春梅再也不想忍了,决定离婚。
母亲听说了,坚决反对。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需要隐忍,谁家夫妻不吵架,孩子大了就好了……她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准备阻挡女儿。可是当她见到春梅时,泪水唰唰地流了下来,女儿憔悴瘦削的面容,让她知道,女儿受了很多委屈。她坚决支持女儿离婚。但丈夫的软磨硬泡,春梅再次心软了。可是,丈夫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俩人依然因为孩子和家务纠缠不清,分分合合,不到三年,春梅几乎要崩溃了。春梅再次下定决心和丈夫离婚。
离婚后的当天,春梅回到了娘家。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庆祝女儿从不幸的婚姻中解脱,祝福女儿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3
焦涵玲决定离婚了,她把自己的决定发了朋友圈。母亲看到后,接连打了二十多个电话,都没有人接听。
焦急如焚的母亲给女儿发了消息:妈妈全力支持你的决定。
妈妈知道,女儿在这段婚姻中一定受到了不少委屈,自已平常看到的婆媳和睦,夫妻恩爱都是假象,女儿为了不让自己担心,常常是报喜不报忧。不知女儿在无人的地方落了多少泪,不知道女儿在半夜里哭醒了几次。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她哪怕自己再苦,从没有抱怨过别人。想到这儿,她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她只希望女儿早日解脱。
母亲的支持,焦涵玲没有再迟疑,快刀斩乱麻,和丈夫离了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常言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传统中的隐忍、将就、凑合,不知坑害了多少人,也不知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
婚姻如茶,冷暖自知。婚姻如鞋,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表面上的和谐不是真的和谐,表面上的幸福不是真的幸福,父母的感觉代替不了孩子的感觉。
一段错误的婚姻,如同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强咽下去会伤了自己,只有早点清理才能早点解脱。
人这一辈子真的太长,遇到错的人远比孤独更可怕。结婚不是为了品尝生活中的苦,而是为了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遇到错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错了还要坚持,没有离开的勇气。
为了幸福,我们选择了结婚,同样为了幸福,我们也可以选择离婚。离婚不是晦暗的开始,而是不幸的终结和重生的起点。
所以,当女儿决定离婚时,不要用所谓的“为你好”去阻止,也不要用将就凑合当说辞,果断地支持一下,才是真的为女儿好。
婚姻是否幸福,只有当事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