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备课中遇到了一篇阅读理解,题目是《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当头棒喝,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不为已有成功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意味着敢于“求极限”,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有时候需要“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自我反思后,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舒适区,太缺乏走出舒适区这种精神和勇气了,然后再次翻开郭继承老师的《直面人生的困惑》,真的是醍醐灌顶。
“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如何让人生更加精彩、更有意义,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根本问题。当自己人生落幕的时候,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懊恼,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感到后悔,不因为走错道路而感到内疚,回望一生,可以欣慰地说: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于个人、于家庭、于国家,都不辜负人生一场,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于个人,不够成功,于家庭,付出太少,于国家,更是不值一提。即将不惑之年,回首往事,懊悔、后悔、内疚的事一桩一桩,已经辜负了很多很多,我的境界急需精进!
“一个觉悟人生的人,会有智慧明了人生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能够知道自己的优长和局限,能够在顺应时势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集中心智,做成一番事业;等世事变迁的时候,又能够与时俱进,该进则进,勇往直前:该退则退,潇潇洒洒。 ”
对照自己,与智慧差距太大,至于觉悟更是遥不可及。顺应时势做的不够,事业也不够成功,还让事业一次一次面临瓶颈,让自己的人生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瓶颈。与时俱进更是缺乏,和如今的学生们已经差距好大好大,勇往直前的脚步还是太慢太慢。
《中庸》上说: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人生都可以活得精彩,关键是要拥有智慧和人格。“智慧”和“人格”就像人生的两只脚,支撑着人生不断前行。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审视,再次自省,再次起航!向着未来,向着明天,向着美好,出发。
“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有正确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式,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可以以自己人格的感召力而成为事业的中心,在凝聚各种力量的基础上,完成番事业。”
而我在这些方面还很欠缺,总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总是拿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总是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与人为善,所有人都应该恪尽职守,所有人都应该赋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我最大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什么要要求别人那么高呢?自己也不是最好的啊!严重警告自己: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有人说,真正的英雄,都是一个磁场;他能够把需要的人猛聚起来,共同完成时代交付的任务,而这个磁场的中心,就是智慧和人格。有了智慧的眼睛和仁爱的胸怀,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可以花雨缤纷! ”的确,生命是棵长满可能有树,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开花结果!